苟能悟昨非,赦汝改而新。
惟愿吾与汝,同归天德淳。
变诈(biàn zhà)的意思:指人心变得狡诈,行为不诚实。
不取(bù qǔ)的意思:不要取得、不要采取、不要得到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不报(bù bào)的意思:不报指不报告、不通报。
大恶(dà è)的意思:形容罪恶、邪恶极大。
得已(de yǐ)的意思:得到已经足够,不再追求更多。
负固(fù gù)的意思:支持、坚固
姑息(gū xī)的意思:暂时容忍或纵容问题,不加以严肃处理
归天(guī tiān)的意思:指人死亡,灵魂返回天上。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经纶(jīng lú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的才智和智慧。
逆臣(nì chén)的意思:指背叛君主,反叛国家的臣子。
身事(shēn shì)的意思:指自己的事情、自己的身体状况。
事经(shì jīng)的意思:指历史经验或事情的经历。
天伦(tiān lún)的意思:指家庭成员团结和睦、亲情和睦的意思。
天德(tiān dé)的意思:指天意、天命,也指上天所赐予的德行和品质。
挺身(tǐng shēn)的意思:挺身指的是勇敢地站出来,积极地行动,坚定地捍卫自己的权益或正义。
同归(tóng guī)的意思:指多个人或多个事物最终走向同一个结局或归宿。
无天(wú tiān)的意思:指人行为恶劣,不顾天理人情,不顾法纪道德。
一视(yī shì)的意思:不加区别地看待,平等对待
冤亲(yuān qīn)的意思:形容关系疏远、互不相欠的亲戚关系。
昨非(zuó fēi)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不再重要或有关。
不得已(bù dé yǐ)的意思:无可奈何,别无选择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的《十一砺四首》之四。诗中以“素持不杀戒”开篇,表达了诗人坚守道德底线,秉持慈悲为怀的态度。接着,“一视齐冤亲”一句,强调了诗人对世间一切众生的平等看待,无论遭遇何种苦难,都应保持公正和同情之心。
“今遭此大恶,不报无天伦”则进一步阐述了在面对极端不幸时,人应当勇于承担,不逃避责任。接下来的“况闻曾子语,不取姑息仁”,引用儒家经典中的故事,强调了不应纵容邪恶,而应坚持正义的原则。
“实为不得已,挺身事经纶”表明了在必要的情况下,为了正义和大局,即使面临艰难险阻,也应勇往直前。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在复杂时代背景下,为国家和民族利益奋斗的决心。
“苟能悟昨非,赦汝改而新”则体现了诗人对于犯错者的宽容和希望,鼓励人们能够从错误中觉醒,改正错误,重新开始。这一句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最后,“负固变诈者,我恕佛亦嗔”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顽固不化、欺诈他人的行为持有宽容与谴责并存的态度。同时,诗人也提醒自己和他人,即使在宽恕他人时,也要警惕佛法的教诲,避免被欺骗。
“直期后世后,弗忍为逆臣”则是诗人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愿景,希望后人能以正直之心,避免成为背叛国家和人民的罪人。
“惟愿吾与汝,同归天德淳”则以一种超越个体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全人类共同追求道德高尚、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强调,也有对社会正义的呼吁,以及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憧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