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虎岂易驯,结队三或五。
小民慑其威,相戒莫敢侮。
百战(bǎi zhàn)的意思: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形容经验丰富、战功卓著。
博得(bó dé)的意思:获得,赢得
布行(bù xíng)的意思:指散布、传播消息或宣传言论。
丑虏(chǒu lǔ)的意思:指相貌丑陋的俘虏,也泛指相貌丑陋的人。
触目(chù mù)的意思:形容景象或事物引人注目、令人震撼。
动地(dòng dì)的意思:形容某种情感或行为非常激烈,使人感到震动、动容。
发捻(fā niǎn)的意思:指人的思想、言行发生了变化。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赫赫(hè hè)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风凛凛的样子。
几多(jǐ duō)的意思:表示数量多少不确定,不具体的意思。
江淮(jiāng huái)的意思:指江河的宽广和淮河的浅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宽广和短小。
结队(jié duì)的意思:指一群人或一些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规则排列组合在一起。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旌麾(jīng huī)的意思:指旗帜、军旗。也指旗帜飘扬,军队整齐列阵的景象。
军容(jūn róng)的意思:指军队的容貌和仪表,也泛指军队的整体形象。
军门(jūn mén)的意思:指军队的门户,比喻军队的力量、威望和门第。
莫敢(mò gǎn)的意思:不敢,表示非常害怕或不敢做某事。
捧檄(pěng xí)的意思:捧檄指的是拿着檄文高举,表示对檄文的重视和推崇。
鼙鼓(pí gǔ)的意思:形容声音震撼人心、威力巨大。
貔虎(pí hǔ)的意思:指勇猛的虎。
气吞(qì tū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气势强大,能够吞噬或征服一切。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盛气(shèng qì)的意思:形容人傲慢自大,凌驾于他人之上。
孰知(shú zhī)的意思:谁知道
讨贼(tǎo zéi)的意思:指消除害群之马,铲除祸根,讨伐盗贼、坏人。
天柱(tiān zhù)的意思:指支撑天空的柱子,比喻重要的支持或依靠。
无补(wú bǔ)的意思:没有什么补益,无法弥补
细柳(xì liǔ)的意思:形容女子柔美婉转,如柳枝一般纤细婀娜。
小民(xiǎo mín)的意思:小民是指普通百姓,也可以指平凡、无权无势的人。
行营(xíng yíng)的意思:行营指军队临时驻扎的地方,也用来比喻暂时停留或居住的地方。
辕门(yuán mén)的意思:指家庭或团体的门户,也指官府的大门。
云是(yún shì)的意思:云是是指事物变幻无常,难以捉摸。
贼风(zéi fēng)的意思:指以偷窃为生的人。也用来形容人行事狡诈、不可信任。
镇抚(zhèn fǔ)的意思:平息争端,安抚局势
执法(zhí fǎ)的意思:指执行法律、规章等的行为。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自称(zì chēng)的意思:指自己以某种身份或称号自居,自我标榜。
足恭(zú gōng)的意思:指态度非常恭敬,非常谦虚。形容对人或事非常恭敬谦逊。
聊复尔(liáo fù ěr)的意思:争论不休、争吵不休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混乱,以及军纪的重要性。开篇“发捻乱中原,动地皆鼙鼓”描绘了战乱四起的景象,接着“江淮健几多,讨贼风声树”表现了英勇的战士们在对抗敌人的过程中树立的声威。然后,“百战丑虏平,捧檄莅兹土”描述了战争胜利后,军队进驻新领地的情景。
“赫赫铭字军,昔闻今日睹”强调了军队的荣耀与历史的见证。“夹河布行营,云是为镇抚”展示了军队的部署与目的。“辕门高且宏,炮垒矗天柱”描绘了军营的雄伟与防御设施的强大。“军容聊复尔,触目尽貔虎”赞美了军队的纪律与战斗力。
接下来,“貔虎岂易驯,结队三或五。盛气吞小民,足恭逢彼怒”揭示了军队内部的复杂性,以及军纪对维持秩序的重要性。“自称九死余,博得淫与赌”讽刺了部分士兵的不良行为。“小民慑其威,相戒莫敢侮”反映了民众对军队的畏惧与尊重。“军门执法严,亦云非无补”强调了严格执法的必要性。
最后,“扰扰镇及乡,孰知闾阖苦”表达了对战争给平民生活带来的苦难的关注。“旌麾幸北指,细柳迹巳古”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深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军纪的重要以及人们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