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思(biān sī)的意思:边界之外的思考或思维
不和(bù hé)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不和睦、不和谐、不协调的状态。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雕戈(diāo gē)的意思:雕戈是指雕刻精美的戈,比喻文武兼备,才华出众。
都护(dū hù)的意思:指古代边防将领,也用来比喻保护边疆或领导一方。
关河(guān hé)的意思:关河指的是两个地方之间的交通要道,也可以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在成语中,关河常常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位置或关键时刻。
横笛(héng dí)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在特定领域或某个方面表现出色,超过其他人或事物。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朔气(shuò qì)的意思:指初冬时节的寒气。
下关(xià guān)的意思:指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的关头或关口。
相入(xiāng rù)的意思:相互融入,相互交融。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折杨(shé yáng)的意思:指砍伐杨树,比喻毁灭、摧毁。
折杨柳(shé yáng liǔ)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坚定,不易动摇。
- 鉴赏
这首《秋笛》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描绘了秋夜中笛声与边塞景象交织的画面,情感深沉而富有意境。
首句“横笛秋风襄”,以“横笛”开篇,点明了演奏乐器的方式,同时“秋风”二字暗示了季节与环境氛围,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意。接着,“可怜边思多”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将个人的情感与边疆的思绪紧密相连,引人深思。
“一声折杨柳,残月下关河。”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美与孤独。笛声悠扬,仿佛在诉说着离别与思念,而“折杨柳”这一传统意象,更是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在残月的映照下,边塞的景象显得更加苍凉,增添了诗的悲壮色彩。
“朔气潜相入,清商久不和。”这里通过“朔气”与“清商”的对比,展现了边塞特有的寒冷与寂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不安。这里的“清商”可能指的是音乐或心情的清冷,与外界环境的严寒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
最后,“方传郑都护,万里枕雕戈。”这句诗以郑都护的故事作为结尾,既是对前文情境的一种补充,也暗含了对边防将士忠诚与勇敢的赞颂。通过描述他们枕戈待旦、守卫边疆的情景,表达了对边疆安全与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守边将士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仰。
整体而言,《秋笛》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边塞的凄美图景,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哀愁,更蕴含了对边疆生活与守边将士的深切关怀与赞美,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流杯
美哉洋洋曲流水,碧可染衣清彻底。
我倾山资结茅舍,两载经营端为此。
春风上巳一月前,小试禊事来水边。
胡床醉坐略少长,羽觞轻泛随洄沿。
道人护戒无酒欲,笑挹清波作醽醁。
崖蜜相和代引满,自言过免三十六。
随缘戏剧亦何嫌,胜游从来支许兼。
久知世味如嚼蜡,未应贪著中边甜。
奉同李倅安上赋崔白沐猴杏花
空山无人春风骄,扑扑晴杏开香苞。
岩深谷峻无与赏,攀枝腾踏帷飞猱。
大梁崔白旧所见,绢素落手因挥毫。
巧为红艳狼籍势,扑蔌幡洒归蓬蒿。
王孙惜花有深意,预忧雨横兼风豪。
故来跳触看零乱,妙思临写形无逃。
贵人锦囊旧藏贮,文闱传玩丛英髦。
东平儒仙首留咏,诗价与画相争高。
直云何用辨真假,径须对此呼香醪。
谁知真花却时暂,不如丹粉还坚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