迩闻夏杪旱,晚田苦久晴。
稍可救眉燃,安能释心怦。
大吏(dà lì)的意思:指高级官员或权力人物。
担石(dān dàn)的意思:指承担责任或重任。
丰亨(fēng hēng)的意思:形容富裕、兴旺、繁荣。
高原(gāo yuán)的意思:指海拔相对较高的广阔平坦地带。
告籴(gào dí)的意思:指向人们发出警告,提醒他们警惕某种危险或不良情况。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呼庚(hū gēng)的意思:呼喊声和刚正的气势。
今岁(jīn suì)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特指即将到来的新年。
牵连(qiān lián)的意思:指因为某人或某事而牵涉到其他人或其他事,泛指因一人或一事而连累其他人。
秋稔(qiū rěn)的意思:指秋季收获的成果或收益。
秋霖(qiū lín)的意思:指秋天的雨水。
时遇(shí yù)的意思:适逢时机,合适的时候遇到。
晚田(wǎn tián)的意思:指晚上工作或晚上干农活。形容人勤奋努力,不辞辛苦。
未平(wèi píng)的意思:未能平息、未能解决。形容问题或纠纷尚未得到解决或平息。
吴下(wú xià)的意思:指吴国的下属,比喻处于较低的地位或被人轻视。
无济(wú jì)的意思:没有帮助或无法救济
有成(yǒu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有所成就或达到一定水平。
早稻(zǎo dào)的意思:指早熟的稻谷,比喻事情成熟得早或者人才出现得早。
奏章(zòu zhāng)的意思:指上奏的文书。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闻江南得雨》。诗中描绘了江南地区因干旱而遭受的农作物歉收之苦,以及后来得到雨水滋润后,农田逐渐恢复生机的情景。
首句“吴下昨秋稔,浙灾近呼庚”描述了去年秋天江南地区丰收的景象,与接下来的“牵连告籴多,米价卒未平”形成对比,指出今年江南地区遭遇灾害,粮食价格并未因此下降,反映了灾情对民生的影响。
接着,“黄梅今岁沾,早稻担石盈”表达了今年虽然经历了黄梅季节的雨水,但早稻依然丰收,预示着希望。然而,“迩闻夏杪旱,晚田苦久晴”揭示了夏季末期的干旱使得晚稻生长受阻,农民们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南望伤我民,何时遇丰亨”表达了对受灾民众的深切同情,期盼能够早日迎来丰年。最后,“大吏来奏章,秋霖幸盆倾。高原纵无济,下隰仍有成。稍可救眉燃,安能释心怦”则表达了对官员们采取措施以缓解灾情的期待,同时强调了雨水对于不同地形区域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情,但仍不足以完全解决所有问题。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对灾民的关怀,也体现了对自然现象及其对社会影响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