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林三十二景诗·其十醉石》
《西林三十二景诗·其十醉石》全文
明 / 安绍芳   形式: 古风

沈醉寄情真,片石亦名醉。

溪风吹不醒,山月照清寐。

应刘公荣,箕踞日相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醒(bù xǐng)的意思:指人迷迷糊糊、不清醒的状态。

箕踞(jī jù)的意思:形容坐姿懒散,不庄重。

寄情(jì qíng)的意思:寄情指的是把感情寄托在某个事物或场景上,表达自己的情感。

片石(piàn shí)的意思:片石的意思是指独立的个体,也可以指个人在团体中的独立行动。

情真(qíng zhēn)的意思:形容感情真挚、真实不做作。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沈醉(shěn zuì)的意思:形容陶醉于美好的事物或情境中。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应刘(yìng liú)的意思:对应刘备的请求或要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名为“醉石”的独特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诗人安绍芳以“沈醉”开篇,巧妙地将人的醉意与自然界的石头相联系,赋予了石头以情感和生命,创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片石亦名醉”,点明了主题,一块普通的石头因某种神秘的力量或氛围而被命名为“醉石”。这种命名本身就充满了想象和诗意,暗示着这块石头有着不同于寻常的特质或故事。

接着,“溪风吹不醒,山月照清寐”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醉石在自然环境中的静谧状态。溪水的轻柔与山风的吹拂都无法唤醒它,只有山月的光辉能照亮它的沉睡,进一步强化了醉石的独特性与宁静之美。

最后,“惟应刘公荣,箕踞日相对。”一句,引入了一个历史人物刘公荣,与醉石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联。刘公荣可能是一个隐士或文人,与醉石相对而坐,共同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添了历史文化的深度,使得醉石的形象更加丰满,富有层次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醉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安绍芳
朝代:明   号:砚亭居士(1548-1605)

安绍芳 字茂(懋)卿,号砚亭居士(1548-1605),卒年五十八。安如山之孙,安希尧之子,无锡(今江苏无锡)诸生,所居曰西林一片石。能诗,工词翰,书临曹娥碑,山水摹黄公望、倪瓒。旁及写兰竹,别具一种清芳。不易为人作,姑以自寄其潇洒而已。有《西林全集》行世,万历四十七年刻本。
猜你喜欢

旅中偶读元次山西阳城之诗追忆旧游拟作四首·其二楞严寺

此寺置何年,大唐贞观岁。

中藏白石碣,上刻前贤字。

地居古河边,门临野无际。

忆我读书时,寒榻同僧睡。

(0)

遇武夷九曲

洞府知君岁月深,因朝上国此登临。

人间九曲应能见,海上三山不用寻。

丹室香销秋瑟瑟,玉箫声断月沈沈。

溪山有待归来日,琪树花开春满林。

(0)

雪洞

玉户玲珑巧制裁,冰壶皎洁绝纤埃。

千秋不解昆崙冻,七日惊看混沌开。

花散琼台春不尽,光浮银海月初来。

道人坐久心源净,一水泠泠晓定回。

(0)

次韵答康郡马

支许三生是旧游,远征何必动新愁。

健儿跽进葡萄渌,宛马骄嘶苜蓿秋。

雪外屯兵开鹤阵,月中飞箭落旌头。

要知别后相思处,但看长淮日夜流。

(0)

送方藏主游浙东

四明南望水云宽,振锡都忘道路难。

潮白小江过九堰,天清大海望三韩。

频伽声落秋林晚,舍利光腾古塔寒。

佛地遍游归及蚤,慈闱鹤发久凭栏。

(0)

咏杖头童子

出入不离手,行藏赖尔扶。

莫辞行路远,应念老人孤。

下水测深浅,探朋窥有无。

待看仙诏下,携汝上清都。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