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残梅》
《残梅》全文
清 / 黄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今朝寂寂怀江国,独为题诗亦意阑。

一雪助花消朔气无人倚竹共天寒。

馀枝偃蹇充瓶活,数树支持抵腊看。

何与空山林际鹤,亦捎零羽断飞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飞翰(fēi hàn)的意思:形容文才高超,能够飞跃于众人之上。

何与(hé yǔ)的意思:何与是一个用于反问的成语,表示对某种事情的无所谓或无关紧要。

花消(huā xiāo)的意思:指花费、消费。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江国(jiāng guó)的意思:江国是指江河之国,也指江南地区。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朔气(shuò qì)的意思:指初冬时节的寒气。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偃蹇(yǎn jiǎn)的意思:形容行动不便或困难。

支持(zhī chí)的意思:表示给予帮助、赞成或鼓励。

注释
寂寂:形容寂静无声,冷清。
江国:指长江流域的国家或地区。
题诗:写诗表达情感。
阑:尽,完。
朔气:北方寒冷的气候。
倚竹:靠着竹子。
偃蹇:倾斜不直的样子。
瓶活:使瓶中显得有生气。
抵腊:抵挡寒冬。
鹤:象征高洁或孤独。
零羽:掉落的羽毛。
飞翰:飞翔的笔墨,比喻诗文。
翻译
今日寂静中怀念江边的景色,独自题诗也感到意兴阑珊。
一场雪帮助花朵驱散寒冬的气息,却无人能共赏这竹林与严寒的景象。
剩余的树枝斜倚着,仿佛在瓶中增添生机,几棵树挺立着,只为度过寒冬。
它们与空山中的林间仙鹤何干?只是偶尔带走了几片羽毛和飞过的痕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远的怀念与孤寂的情感,诗人在今朝静谧中思念着江国的风光,同时也独自为这份情感而作诗。"一雪助花消朔气"句表达了冬日之雪似乎能帮助梅花去除积年的萎靡氛围,显得更加清新脱俗,而"无人倚竹共天寒"则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冷清的感觉。诗中还通过对梅枝和竹子的描绘,表现出生命力与坚韧不拔,如"馀枝偃蹇充瓶活"写出了梅枝虽然弯曲但依然生机勃勃,而"数树支持抵腊看"则表达了竹子在严寒中仍旧挺立的坚强。

最后,诗人通过对山林间鹤与断飞翰(古代书信称为“飞翰”)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孤独心境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念。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旧之情,以及在当前寂寞环境中所体验到的深沉感慨。

黄节作为清末近现代初期的诗人,其作品常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人生体悟。此诗通过对梅花、竹子以及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作者介绍

黄节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牟都事景阳赴浙东帅幕

蜀郡方齐鲁,文翁迈俊贤。

箕裘承宪业,星宿近台躔。

宇宙汾阳鼎,风云祖逖鞭。

阃威分海徼,节制控闽川。

馈饷功曾立,廉能迹屡传。

儒冠真耀武,帅府重芳年。

参画旌麾右,驰驱将相前。

豪挥惊草檄,燕集见华篇。

吏牍分占授,军机妙转旋。

百蛮元震詟,诸校益贞坚。

训练群材进,钧陶众彦迁。

柳营兵镇肃,莲幕绂光鲜。

除内恩终许,安边诏必怜。

酒容山简醉,骑想葛强联。

日月新尧历,车书旧汉天。

扬雄兼赋颂,嘉什到甘泉。

(0)

缘识·其四十三

河决洪波东南流迤逦,苍生昏垫困其止。

去年今岁岂遑安,劳我关心情不已。

奔衡浩渺故无涯,十二州民皆忧水。

诸般度议自裁之,乃出禁军为夫使。

倍加慰谕愿登先,悦随容易能如此。

大将闻命效驱驰,连夜侵晨顺从理。

未经月馀便成功,龙门一合士民喜。

欢乎欢,忻斯睹,土木如山杵如雨。

浪平变化尽为空,力役忙忙无朝暮。

锡赐钱与衣,遭灾免税租。

皇天眷命八方同,惟德惟馨依是辅。

(0)

缘识·其二

玉浆时复咽于津,通畅全胜百味珍。

满口馨香兼自得,颜容改变作真人。

(0)

逍遥歌·其七

开关寤寐来相逼,魄走魂归天地力。

风扫尘埃蹑紫云,睹其颜邈难别识。

(0)

逍遥咏·其十九

笑尽人间事,到头总不知。

信心终是实,如日莹无欺。

举措持恒久,贪生却似痴。

善缘销恶趣,惠爱广将施。

(0)

述字回文偈七首·其五

前忧依述最,亨知休以祐。

然留希佛背,生推求比旧。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