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地(biān dì)的意思:边远地区;偏僻地方
怆神(chuàng shén)的意思:形容内心悲伤、凄凉的样子,失望或痛苦到极点。
帝乡(dì xiāng)的意思:指帝王的故乡,也可指非常美好的地方。
端居(duān jū)的意思:指居高位或位于首位,也可以指处于最佳的位置或地位。
焚草(fén cǎo)的意思:焚草意指烧毁草木,形容决心毁灭一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孤臣(gū chén)的意思:指在朝廷或组织中没有得到支持或忠诚的臣子或下属。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来日(lái rì)的意思:将来的某一天,未来的日子
能不(néng bù)的意思:表示不可避免、难以避免。
穷边(qióng biān)的意思:指贫穷困苦的地方。
社稷(shè jì)的意思:社稷是指国家的神明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徙薪(xǐ xīn)的意思:比喻做事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利益。
先几(xiān jǐ)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发生之前的几天或几个时期。
乡亲(xiāng qīn)的意思:指乡里的人,即同乡之间的亲戚、朋友关系。
直谏(zhí jiàn)的意思:直接规劝、忠告上级或者有权势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云龙在明王朝时期,面对边疆艰苦环境与政治困境的深切感慨。诗中“瘴岭归来日,端居独怆神”两句,开篇即以“瘴岭”这一充满异域风情的地理特征,暗示了诗人经历的艰难旅程,而“端居独怆神”则表达了诗人归家后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接下来,“历穷边地苦,援绝帝乡亲”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边疆地区的困苦生活以及与京城亲人联系的断绝,凸显了诗人远离家乡、身处险境的无奈与悲哀。通过“直谏馀焚草,先几是徙薪”这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曾因直言进谏而遭受贬谪的命运,同时也暗喻了自己如同被挪移的柴薪,虽有预见却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
最后,“君王忧社稷,能不念孤臣”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与期待,同时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深深忧虑。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个人遭遇的细腻描绘,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复杂现实与个体命运的悲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晚晴
攲枕听残雨,开门看东风。
春光无寻处,天地绿气中。
初旭散平野,快酒泻怒洪。
关关枝上禽,舒舒苇间虫。
东郊欢且谣,秉耒开岁功。
缅思陶唐化,坐致黎民雍。
斯时谅奚如,殆与新春同。
愚生后千载,不并稷契逢。
唯应杯中物,上与邃古通。
取酒且竟醉,山花舒早红。
听山中谈虎赋二章·其一
樵夫山下日将暮,忽逢饥虎在中路。
目光如炬齿如霜,举头为城腹为墓。
偷生无计就死难,再拜祈哀号且诉。
我贫且老孤无儿,瘦骨几何君勿误。
垂头兀坐欲有问,歘尔翻身入云雾。
君不见悍吏捉人吮甘膏,千拜万拜不可逃。
同吴仲退周南翁登法云寺志上人流玉阁
偶与幽人期,颇惬沧洲趣。
岚影倒虚碧,天光澹晴素。
烟横双鹭起,水落孤帆度。
凭阑足清眺,隐几得玄悟。
顾兹半日閒,愧彼经年住。
更迟雪中来,临风看琪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