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佛书六言一首》
《题佛书六言一首》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六言诗  押[覃]韵

圆随如一百八,大知识五十三。

旋学梵音朗诵,老无脚力遍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ūliùyánshǒu
sòng / liúzhuāng

yuánsuíbǎizhīshíshísān

xuánxuéfànyīnlǎngsònglǎojiǎobiànc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知(dà zhī)的意思:指深厚的学问和广博的知识。

梵音(fàn yīn)的意思:指佛教音乐的声音、音律,也用来形容声音清幽悦耳。

脚力(jiǎo lì)的意思:指行走时的力量和速度。

朗诵(lǎng sòng)的意思:朗诵是指高声地背诵或表演文学作品,以使听众能够清楚地听到并理解所朗诵的内容。

如一(rú yī)的意思:指行为、态度等一致,毫不动摇。

一百(yī bǎi)的意思:形容程度非常高,极其之多。

知识(zhī s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广博,涵盖面广,深度深。

一百八(yī bǎi bā)的意思:形容态度固执、倔强不屈的样子。

注释
圆随:比喻月亮的圆满周全。
如:如同。
一百八:指圆周角度,这里比喻月亮的圆满。
大知识:形容非常深厚的智慧。
五十三:可能是一种象征或隐喻,并非实际数值。
旋:立即,马上。
梵音:古印度的宗教语言,此处可能指学习某种宗教经文。
朗诵:有声地诵读。
老:指诗人自己。
无脚力:年老体弱,行动不便。
遍参:到处参访,遍历各地。
翻译
月亮的圆周如同一百八十度
它的智慧深广如同五十三个单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题佛书六言一首》。从字面上看,这是一首融入了佛教文化元素的诗句。

“圆随如一百八,大知识五十三”中,“圆随如”可理解为对佛法的顺应和理解,而“大知识”则是佛教术语,指的是对佛法有深刻见解的人。这里提到的数字“一百八”和“五十三”,可能暗示了某种修行或功课的数量,如念珠上的数目或者某些经典中的章节。

“旋学梵音朗诵,老无脚力遍参”表达的是诗人对于佛教梵文(即佛教圣典的语言)的学习和对佛法的广泛研讨。这里的“旋学”意味着不断地学习,“梵音”指的是佛教经典中使用的古印度语(梵语),而“朗诵”则是指吟颂经文的声音表达。“老无脚力遍参”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即使年迈体弱,也依然全力以赴地去探求佛法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数字、语言和修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修为的执着追求。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社会中佛教文化与文学创作之间的紧密联系。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挹爽堂

高堂丽西昊,爽气何萧森。

始疑林谷幽,稍觉云烟侵。

素枝递虚籁,朱弦谐商音。

匪徒息尘纷,足可清烦襟。

嗤彼路傍子,附炎焦寸心。

(0)

以谢玄晖鼓吹曲分题赋诗送萧伯龄赴春官·其八叠鼓送华辀

鼍鼓递坎坎,銮和肃雍雍。

叠奏随轻吹,盖举凌层空。

暂移上林苑,复过明光宫。

兴贤下明诏,亲策烦圣衷。

骖乘会有日,君材万夫雄。

(0)

赠子鲁金中丞

东南王气郁如云,万里雄才独见君。

节钺光悬金鹊印,楼船声震水犀军。

星罗霄汉勾陈色,风动华夷露布文。

城郭吹笳清瘴疠,辕门建纛播氤氲。

三章频按豺狼吏,片刺偏容鹿豕群。

下士时时勤吐握,行歌处处乐耕耘。

玉衡一代工摛藻,铜柱千秋重勒勋。

自曳长裾趋幕府,草茅何幸沐馀芬。

(0)

酬康孟担

曾访狂夫到草堂,新诗投赠比琳琅。

邀欢却醉桃花酒,招隐还歌桂树章。

春尽嘤嘤黄鸟啭,雨残郁郁紫兰芳。

陶然别去青门外,流水千山挂夕阳。

(0)

题诒谷堂·其一

名家旧出紫云溪,卜筑金陵汉水西。

不比乌衣王谢宅,堂开贻谷燕长栖。

(0)

题冶城吴道士竹房

床头一帙五千言,竹里柴扉昼不喧。

酒似桃花春似海,避秦何必武陵源。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