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卜宅(bǔ zhái)的意思:预测房屋的好坏
成形(chéng xíng)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形成或发展成某种状态或形态。
蠹虫(dù chóng)的意思:比喻危害深远、难以根除的恶劣事物。
汗青(hàn qīng)的意思:指历史。
科斗(kē dòu)的意思:形容人们争斗激烈,力量相当。
泯灭(mǐn miè)的意思:完全消失或丧失,不再存在。
年始(nián shǐ)的意思:指一年的开始,即新的一年伊始。
秦火(qín huǒ)的意思:秦火是指烽火,起源于中国古代秦朝时期的军事用语,意为军事警报或战争的征兆。
全经(quán jīng)的意思:指全部的经典著作或全面的知识体系。
少成(shào chéng)的意思:指年轻人还没有成熟,尚未完全发展成才。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搜罗(sōu luó)的意思:搜集、收集
往古(wǎng gǔ)的意思:指过去的时代或历史时期。
韦编(wéi b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琐碎、杂乱。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杨载的《东阳十题(其二)蠹简》,描绘了古代书籍保存与传承的艰辛历程。诗中以“蠹简”为题,形象地展现了书籍因时间久远、环境恶劣而遭受的侵蚀与破坏,以及后人对这些珍贵文献的发掘与保护。
首句“往古韦编在”,开篇即点明了古代书籍的材质——用牛皮绳编连竹简而成的“韦编”。这既是对古代书籍制作工艺的描述,也暗示了书籍的年代久远。接着,“何年始汗青”一句,借用“汗青”这一典故,意指书籍的编写与流传,表达了对书籍起源的追溯与敬仰。
“蠹虫深卜宅,科斗少成形”两句,生动描绘了书籍在漫长岁月中的命运。蠹虫在简册中安家,象征着书籍的腐朽与破坏;“科斗”则指早期的文字形态,此处用以形容书籍文字的残缺不全。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生物与书籍的损坏,反映了书籍保存的不易。
“泯灭阽秦火,搜罗出汉廷”两句,进一步讲述了书籍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秦火焚书的事件,使许多珍贵文献化为灰烬,而汉代的兴起,则为后世学者提供了搜集、整理古籍的机会。这两句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残酷,也体现了人类对知识传承的不懈追求。
最后,“斯文天未丧,不敢望全经”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畏之情。尽管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损失,但文明之光并未完全熄灭,后人仍怀揣希望,不敢奢望完整恢复所有经典文献。这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赞美,也是对后世学者责任的提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书籍保存与传承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坚韧,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崇敬与对知识传承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依韵次同年张曙先辈见寄之什
天上诗名天下传,引来齐列玉皇前。
大仙录后头无雪,至药成来灶绝烟。
笑蹑紫云金作阙,梦抛尘世铁为船。
九华山叟惊凡骨,同到蓬莱岂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