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寐(chéng mèi)的意思:指人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快速入睡或沉睡。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感慨(gǎn kǎi)的意思:感叹内心的激动和思考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关河(guān hé)的意思:关河指的是两个地方之间的交通要道,也可以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在成语中,关河常常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位置或关键时刻。
寒衾(hán qīn)的意思:指夫妻之间感情冷淡,相互之间缺乏温暖和关心。
客里(kè lǐ)的意思:指在他乡或他人的地盘上,作客或居住。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书卷(shū juà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为身(wéi shēn)的意思: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身体健康而不顾他人的感受或利益。
行窝(xíng wō)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自己的私利而选择逃避困境,不顾他人的处境。
须着(xū zhe)的意思:必须、一定要做
阳风(yáng fēng)的意思:指阳光明媚的春风,形容春天的和煦气候。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遭逢(zāo féng)的意思:遭遇,遇到
征雁(zhēng yàn)的意思:指派使者或者信使去传递消息或者请求。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着意(zhuó yì)的意思:用心、专心、有意
总是(zǒng shì)的意思:始终如一,一直都是这样
- 鉴赏
这首《重九客中感怀》由明代诗人秦锐所作,通过描绘重阳节风雨中的景象,抒发了诗人身处他乡的感慨与思乡之情。
首联“重阳风雨几番过,客里遭逢感慨多”开篇即点明时节与情境,重阳佳节之际,风雨交加,诗人独自在他乡遭遇,内心涌起诸多感慨。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喻了人生的风雨无常和漂泊之苦。
颔联“万叠云山遮故国,三更灯火照行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眼望远方,万重云山仿佛遮蔽了他的故乡,而深夜的灯火则映照着他临时的居所,孤独与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故乡的遥远与眼前的孤寂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颈联“儒冠总是为身误,书卷还须着意磨”转而探讨个人的境遇与追求。诗人自嘲自己虽然身着儒冠,却似乎总是在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带来困扰,暗示了对自我价值的反思与对知识的深入探索。这一联既有自嘲的意味,也透露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尾联“独拥寒衾未成寐,又听征雁落关河”收束全诗,以夜深人静时分,诗人独自拥被难眠,耳边传来远行大雁的鸣叫声,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牵挂。大雁南飞象征着迁徙与回归,与诗人的处境形成共鸣,加深了主题的寓意。
整体而言,《重九客中感怀》通过对重阳节风雨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漂泊异乡之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自我命运的深刻反思。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