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时(bì shí)的意思:避开不合适的时间或场合。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采花(cǎi huā)的意思:指男子偷窃女子的贞操或进行不正当的异性关系。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道长(dào cháng)的意思:指道德高尚、言行正直的人。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秦人(qín rén)的意思:指有勇无谋的人,形容只有勇气而缺乏智慧的人。
山翁(shān wēng)的意思:指老人、老头子,也可指隐居山间的人。
商山(shāng shān)的意思:商山指的是商朝时期的商山,也可以泛指商朝时期的商国。在成语中,商山代表了商朝时期的繁荣和昌盛。
生长(shēng zhǎng)的意思:指事物的生命力或发展状况逐渐增长。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望夷(wàng yí)的意思:望着远方,思念故乡或亲人。
为薪(wéi xīn)的意思:为了一点微薄的报酬而劳累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相问(xiāng wèn)的意思:互相询问或交谈。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漾舟(yàng zhōu)的意思:形容水面上船只行驶的样子,也比喻事物顺利地发展。
一沾(yī zhān)的意思:一点点,稍微一点。
渔郎(yú láng)的意思:渔民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战尘(zhàn chén)的意思:指战争的烽烟和尘土,也比喻战争中的杀伐和残酷。
沾巾(zhān jīn)的意思:指被牵连或染上不好的事物。
重华(zhòng huá)的意思:指重视国家的繁荣和强大,愿意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鹿为马(lù wéi mǎ)的意思:指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行为。
商山翁(shāng shān wēng)的意思:指老年人智慧卓越,经验丰富。
- 注释
- 望夷宫:秦国宫名,秦相赵高在此杀秦二世胡亥。
鹿为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这里用来概指秦国政治的黑暗。
长城:这里用来指代秦国繁重的劳役。
避时:逃避乱世。
商山翁:指秦末汉初隐居于商山的东园公、用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老人.史称“商山四皓”。
桃源:代指桃花源。
经几春:度过了多少冬春。
薪:柴火。
漾舟:泛舟。
世上:指渔人。
山中:指桃源中人。
长安:西汉的首都,这里泛指中原故国。
吹战尘:指发生战乱。
西晋先是有“八王之乱”。
随后是外族人侵,终至灭亡。
重华:即舜,名重华,为传说中上古时代的贤君。
宁:岂。
- 翻译
- 望夷宫里在指鹿为马,秦人多半死在长城脚下。
逃避乱世的不仅是商山四皓,也有桃花源里的种桃人家。
到此地种桃度过了多少冬春,采桃花吃桃实桃枝可作柴薪。
子孙在这里生活与世隔绝,虽有父子却不分君臣。
渔郎荡着船不知远近,在桃花深处相见吃惊地彼此相问。
世上人怎记起古代有秦,山中人怎料到如今是晋。
听说长安又吹起战尘,春风中回首往事泪下沾巾。
虞舜一去怎能再得,天下纷纷又历遭多次似秦末之战祸。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桃源行》,由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诗中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乱世的无奈。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荒诞不经的景象,以此比喻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悲惨。望夷宫是一处古代遗迹,而鹿被误认为是马,则暗示了观念的混淆;秦人在长城下半死,形容战争带来的巨大苦难。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引用了《庄子》中的故事,商山四皓隐居避世,而诗中的人物则选择在桃源中种植桃树,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描述了诗人在桃源中耕耘多年的努力,以及这种简单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采摘果实,用枝叶作为燃料,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这两句表达了在桃源中,人们虽然有血缘关系,但已经脱离了世俗的君臣纷争,回归到了最原始的人伦关系。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诗人在桃源中与渔夫(捕鱼的人)相遇,他们之间的交流简单而纯粹,体现了一个没有复杂社会关系的世界。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无奈感。人们在世俗社会中往往不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而在桃源中的人们则对外界的一切变动都浑然不觉。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诗人听到远方的战争消息,只能在春风中轻拭泪痕,表达了对战乱的无力感和深深的悲哀。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结尾两句诗中提到了历史的轮回与不可逆转。重华(指帝都长安)曾经辉煌一去不复返,而天下的纷争如同历代兴衰一般,反复无常。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桃源的理想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乱世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