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江月.十二首·其六》
《西江月.十二首·其六》全文
宋 / 张伯端   形式: 词  词牌: 西江月

对镜不须强灭,假名权立菩提。色空明本来齐。

真妄体分两种。悟则便名静土,更无天竺曹溪

谁言极乐在天西。了则弥陀出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曹溪(cáo xī)的意思:指人们不顾个人得失,坚定地追求正义和道义。

出世(chū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从平凡或低微的地位或环境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或地位的意思。

分两(fēn liǎng)的意思:分开为两部分

极乐(jí lè)的意思:指极度快乐、幸福的境地。

假名(jiǎ míng)的意思:虚假的名声或身份

空明(kōng míng)的意思:形容空旷明亮,没有遮挡物。

弥陀(mí tuó)的意思:指佛陀,亦可指佛教中的阿弥陀佛。

明暗(míng àn)的意思:明暗意指光明与黑暗、正面与反面、好与坏等对立的概念。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色空(sè kōng)的意思:指外表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虚假空洞,没有实际内涵或价值。

体分(tǐ fēn)的意思:指人们对应事物的认识、判断和对待的准确度和恰当性。

天竺(tiān zhú)的意思:指印度,也用来形容远方或外国。

无天(wú tiān)的意思:指人行为恶劣,不顾天理人情,不顾法纪道德。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通过对镜子的比喻,探讨了真妄与色空的关系。"对镜不须强灭,假名权立菩提"表达了作者对于超越世俗名相、直接证悟佛理的追求。而"色空明暗本来齐"则指出了色彩(即现象世界)和虚空(即真如之实相)的本质平等与统一性,暗示了对宇宙真理的洞察。"真妄体分两种"揭示了作者对于区分真实与虚幻的明确态度。

诗中的"悟则便名静土,更无天竺曹溪"表达了一旦达到悟道,即可在心中建立一个清净之地,不再受外界干扰。而"谁言极乐在天西。了则弥陀出世"则是在质疑传统对于西方极乐世界的观念,认为真正的解脱与安宁来自内心的觉悟,而非依赖于某个遥远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禅理的深刻把握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作者张伯端在宋代佛教修行中的一种高超境界。

作者介绍
张伯端

张伯端
朝代:宋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猜你喜欢

舞马行

天宝舞马四百蹄,綵床衬步不点泥。

梨园一曲倾杯乐,骧首顿足音节齐。

几年流落人间世,挽盐驾鼓不敢嘶。

忽然技痒不自禁,俗眼惊顾身颠跻。

后生何尝识此舞,谓之不祥固其所。

(0)

春日郊居

寄庐城郭逐风尘,不信农夫有食贫。

世极全无干子姓,臣愚只恐负君亲。

枯桑伐火怜龟觳,野鼠食禾讼谷神。

劝汝及春收耒耜,官家子弟欲行春。

(0)

秋日泛舟走笔呈同游诸公

秋波潋滟泛横溪,小楫轻舟逐浪移。

远浦遥山俱惨淡,浴凫飞鹭共差池。

苦嫌斜日侵棋局,安得长竿理钓丝。

归去倾家新酿酒,还须来趁菊花时。

(0)

偈二首·其一

万柳千华暖日开,一华端有一如来。

妙谈不二虚空藏,动著微言遍九垓。

(0)

灯笼上作舞,露柱里藏身。

深沙神恶发,昆崙奴生嗔。

一句合头语,万劫堕迷津。

(0)

玄沙指虎

欲识玄沙虎,觌面是谁睹。

直下透牢关,全机超佛祖。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