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秦 系 山 人 丽 句 亭 唐 /皎 然 独 将 诗 教 领 诸 生 ,但 看 青 山 不 爱 名 。满 院 竹 声 堪 愈 疾 ,乱 床 花 片 足 忘 情 。
- 翻译
- 独自引领诗书教育众门生,只看那青山不慕虚名利。
庭院里竹叶沙沙声响足以治愈病痛,纷乱落于床前的花瓣足以让人忘却忧愁。
- 注释
- 独将:独自担当。
诗教:以诗歌进行教育。
领:引领。
诸生:众多学生。
但看:只看。
青山:青翠的山峦。
不爱名:不追求名声。
满院:整个庭院。
竹声:竹子摇动的声音。
堪愈疾:能够治愈疾病。
乱床:散落在床边。
花片:花瓣。
足忘情:足够使人忘记情感上的烦恼。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在大自然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独将诗教领诸生"表明诗人独自以诗书教育引导学子,传达了对后学的关怀与责任,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孤高与自信。他不追求世俗的名利,只愿沉醉于大自然之中,"但看青山不爱名"透露出诗人超脱尘世、淡泊明志的情操。
接下来的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满院竹声堪愈疾"通过细腻的感官描述,传达出清风徐来的竹林之声对心灵的滋润和治愈作用,彰显了大自然的声音能够抚慰人的情怀,甚至治疗精神上的疲惫与痛苦。而"乱床花片足忘情"则表明诗人在纷繁的花瓣中找到了一种淡泊的情感寄托,即使是无序的、零散的花瓣,也能帮助诗人忘却世间的情思,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隐逸自在、超脱尘俗的人生态度和艺术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偈五十三首·其五十一
一向孤峰独宿,目视云霄。
虽则不埋没宗风,无乃太高生。
一向十字路口,土面灰头,利物应机。
虽则埋没自己,无乃太屈辱生。
况明悟之士,顶门具眼,肘后有符。
出没卷舒,得大自在。动若浮云,止犹谷神。
或可以孤峰独宿,不碍土面灰头。
或土面灰头,不碍孤峰独宿。
恁么中有不恁么,不恁么中却有恁么。
瑞气逢嘉运,灵苗触处春。
次韵苏子骏寄其弟世美
霜风战芜城,耿耿袖间手。
峨冠何许来,逸气蟠九有。
入眼无可人,终焉收下走。
舌端写天河,那知胆非斗。
离亭巧梯媒,节物几榆柳。
所向曹匼阿,刚肠欲雷吼。
饥寒挽柴车,莫获亲可否。
年来但韦编,妙处知不朽。
规模绵古今,元自一布肘。
翛然环堵中,未觉羲皇久。
三复鹡鸰诗,亦已等妍丑。
此心千里同,岂愧鼻如口。
更闻隐君子,随风落岩薮。
崇朝公事休,嗜好斥杯酒。
幅巾款玄谈,聪明谢天诱。
万象悬目前,轩豁开户牖。
坐令黄堂上,观净亦成垢。
维皇急亲贤,承庸拔师友。
丘壑难自娱,岩廊拱文母。
只恐行赐环,仙去误鸡狗。
与其羡长生,孰若寿黔首。
一语君试听,黄梅未当剖。
《次韵苏子骏寄其弟世美》【宋·邹浩】霜风战芜城,耿耿袖间手。峨冠何许来,逸气蟠九有。入眼无可人,终焉收下走。舌端写天河,那知胆非斗。离亭巧梯媒,节物几榆柳。所向曹匼阿,刚肠欲雷吼。饥寒挽柴车,莫获亲可否。年来但韦编,妙处知不朽。规模绵古今,元自一布肘。翛然环堵中,未觉羲皇久。三复鹡鸰诗,亦已等妍丑。此心千里同,岂愧鼻如口。更闻隐君子,随风落岩薮。崇朝公事休,嗜好斥杯酒。幅巾款玄谈,聪明谢天诱。万象悬目前,轩豁开户牖。坐令黄堂上,观净亦成垢。维皇急亲贤,承庸拔师友。丘壑难自娱,岩廊拱文母。只恐行赐环,仙去误鸡狗。与其羡长生,孰若寿黔首。一语君试听,黄梅未当剖。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7067c69265a4678746.html
次韵世美游嵩山
肇分五岳尊,上帝委奇石。
维嵩据地中,屹立万仞壁。
远与四镇殊,式应土圭测。
有人仰崇高,坐厌拘名迹。
邂逅天际来,骅骝脱车轭。
将圣祭泰山,此心岂悬隔。
扰扰尘土中,一朝复一夕。
闻君有风期,欣然双蜡屐。
焉知马足非,迥隔千峰碧。
古人亦多端,相望托幽寂。
法音动山灵,松栝惟所适。
寄径登显途,自恃捷无敌。
遗辙谅未泯,一一可游历。
借问去来人,谁堪比心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