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手(bài shǒu)的意思:表示非常敬重、佩服或感谢某人。
裁成(cái chéng)的意思:指根据实际情况或需要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调整。
多福(duō fú)的意思:寓意多福多寿,祝愿对方幸福长寿。
教育(jiào yù)的意思:指引、培养和引导个体以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
金针(jīn zhēn)的意思:指极细的针。
课诵(kè sòng)的意思:
课读吟诵。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之二:“谁谓我屋小,十口得安居。南荣坐诸郎,课诵所依於。”
吏治(lì zhì)的意思:指官吏的治理和管理。
骑竹(qí zhú)的意思:指骑在竹马上,表示童年时期的友谊与纯真。
施教(shī jiào)的意思:指教育、指导学生学习或教授知识。
童骑(tóng qí)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骑在马上,形容孩子年幼无知,不懂事情。
吾侪(wú chái)的意思:我们
小学(xiǎo xué)的意思:小学是指学龄前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起点,也指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
心香(xīn xi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内心纯净、高尚、美好。
雅化(yǎ huà)的意思:指文化修养的提高,以及社会风尚的优雅变化。
玉尺(yù chǐ)的意思:指严格、公正的标准或尺度。
- 鉴赏
此诗颂扬了曹仁宪在官治上的清廉与严谨,以及他对于教育的重视与贡献。首句“吏治群推清且肃”,描绘了曹仁宪在治理政务时的清正与庄重,赢得了众人的推崇。接着,“还将雅化及群英”一句,表明他不仅在政务上追求卓越,在文化修养和道德风尚的推广上也起到了引领作用,影响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孝经课诵童骑竹,小学刊施士辟荆”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曹仁宪在教育领域的作为。他通过教导儿童诵读《孝经》,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同时,他在学校中推行教育,为青年学子开辟了成长的道路。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教育对个人品德和社会风气的积极影响。
“已把金针施教育,尤将玉尺就裁成”则表达了曹仁宪在教育方法上的高明。他如同匠人使用金针精心施教,又如雕刻家使用玉尺精确塑造人才,体现了他对教育的细致入微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最后,“吾侪拜手赓多福,一缕心香达堑城”两句,表达了对曹仁宪的敬仰之情。诗人以自己和其他人共同祈愿,希望曹仁宪能够得到更多的福祉,并通过内心的虔诚,将这份祝福传递到更远的地方。整首诗洋溢着对曹仁宪高尚品德和卓越贡献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僧大通还山一首
三年虎卧白云关,谁念穷猿失故山。
野客已拚花自落,道人今与鹤俱还。
厖眉皓首双松老,白氎青丝一室閒。
何日得追尘外趣,听君击钵翠微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