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飞瀑(fēi pù)的意思:形容水流如瀑布一样奔腾不息或迅猛而陡峭。
撼雷(hàn léi)的意思:撼动雷声,形容声势浩大、震撼人心。
化石(huà shí)的意思:指古代动植物或其遗体在地下经过长时间的沉积、石化而形成的矿物质固结体。也比喻保守、僵化的思想或事物。
纪载(jì zǎi)的意思:指记载历史事件或事实的文字材料。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龙骨(lóng gǔ)的意思:指房屋的主要承重结构,也比喻事物的主要支持或依靠。
千尺(qiān chǐ)的意思:形容高度很高或长度很长。
石几(shí jǐ)的意思:指人坐得很稳定,不动摇。
图志(tú zhì)的意思:指以图形和文字记录事物的志向和目标。
仙客(xiān kè)的意思:指仙人或神仙来访,形容客人非常尊贵。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逸少(yì shǎo)的意思:逸少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一个人非常聪明、才智出众。
渔翁(yú wēng)的意思:指人生事业或利益的得失变化无常,有时候损失也能转化为收益。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记姓名(jì xìng míng)的意思:记住别人的名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初次游览方岩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首联“图志旧尝看纪载,杖藜今得遍经行”中,“图志”指的是地图或记载,这里指作者曾经通过地图或文献了解过方岩山的概况。“杖藜”则是手持藜杖,形象地表现了作者亲自登山的情景。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从书本知识到实地探访的心路历程。
颔联“渔翁化石几年钓,仙客有田何世耕”运用了两个典故。第一个“渔翁化石”出自《庄子》,比喻时间久远,第二个“仙客有田”则暗示了方岩山可能隐藏着古代隐士或神仙的痕迹。这两句通过渔翁和仙客的故事,展现了方岩山的历史悠久和神秘色彩。
颈联“千尺枯崖蜕龙骨,一帘飞瀑撼雷声”描绘了方岩山的壮丽景色。千尺枯崖,暗示山势险峻;蜕龙骨,可能象征着古老的传说或自然奇观;一帘飞瀑,则生动地展现了瀑布的壮观景象,其声音如同雷鸣,震撼人心。
尾联“相传逸少曾来此,惜不镌岩记姓名”提到了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逸少)可能曾到访过方岩山,但遗憾的是没有在岩石上留下名字或记录。这既是对王羲之可能到访的想象,也是对未能留下历史痕迹的惋惜,同时表达了对方岩山独特魅力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好奇,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知探索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酹江月
功名富贵,似无绳缚尽、英雄豪杰。
古往今来同影戏,顷刻存亡兴灭。
罗绮妻孥,画堂金玉,招感人窥窃。
繁华妆点,大都多少时节。
自造恶业重重,头皮改换,苦楚经多劫。
争似抽身闻早省,时把狂心休歇。
世网冲开,玄关拨转,自得真仙诀。
功成归去,一轮江上明月。
满庭芳.李老先生庆八十
南极储祥,少微呈瑞,八旬应现人寰。
水云疏散,金鼎炼神丹。
玩尽长春洞府,逍遥占、物外高闲。
无衰老,龟旋鹤绕,相对且怡颜。
殷勤重祷祝,温炉澹炷,劫外旃檀。
念亘初容貌,不许凋残。
通古今如旦暮,蟠桃见、几度华繁。
常常在,金壶碧酒,高会到仙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