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角亭》
《三角亭》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五言律诗

成规与俗殊,鼎足外无馀。

曲是从前恶,圆非近日疏。

神山分槛小,槐影直檐虚。

要识其中趣,明明一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成规(chéng guī)的意思:指已经形成并被广泛遵守的规则、准则或习惯。

从前(cóng qián)的意思:从前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的事情或情况。

鼎足(dǐng zú)的意思:形容三者势均力敌,互不相让。

近日(jìn rì)的意思:最近的几天或最近的一段时间

明明(míng míng)的意思:显而易见;明明白白地

明举(míng jǔ)的意思:明确地提出或展示出来

其中(qí zhōng)的意思:表示在众多事物中的一部分或一个选项中。

前恶(qián è)的意思:指过去的恶行或不良行为。

神山(shén shān)的意思:指山势险峻、高耸入云,给人以庄严威严之感。

一隅(yī yú)的意思:指一个小角落或一个狭小的空间。

鉴赏

这首诗《三角亭》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与规则的独特见解。

首句“成规与俗殊,鼎足外无馀”,开篇即点明了常规与世俗的差异,如同鼎足一般,各自独立,不相融合。这里的“成规”指的是既定的规则,“俗”则代表了普遍的习俗或习惯。诗人以“鼎足”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常规与俗世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暗示了它们之间的对立与独立性。

接着,“曲是从前恶,圆非近日疏”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常规与俗世的特性。这里,“曲”与“圆”分别象征着常规与俗世的形态,而“从前恶”与“近日疏”则反映了诗人对这两种形态的评价。诗人认为,常规曾经被认为是恶的,而俗世近来则显得疏远,这可能暗含了对社会变迁和个人价值观变化的反思。

“神山分槛小,槐影直檐虚”描绘了三角亭周围的环境,神山与槐树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这里的“分槛”可能是指亭子的栏杆,而“直檐虚”则可能是对亭檐的描述,给人一种空灵、深远的感觉。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与前文的哲理思考相呼应,暗示了人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平静与真理的可能性。

最后,“要识其中趣,明明举一隅”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鼓励读者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从一个小小的角落就能窥见整个世界的奥秘。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简单事物中蕴含的丰富意义的欣赏。

综上所述,《三角亭》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常规与俗世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内在世界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充满了深邃的哲思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道室杂题四首·其二

闻说湖中有钓舟,烟波出没杂轻鸥。

一声清啸去已远,我欲从之何处求。

(0)

谢君寄一犁春雨图求诗为作绝句二首·其二

老农虽瘠喜牛肥,回首红尘万事非。

耕罢春芜天欲暮,小舟冲雨载犁归。

(0)

欲雨二首·其一

徙穴中庭蚁,争巢后圃鸠。

物情犹虑患,人事得忘忧。

(0)

晚兴

斸芋挑蔬自煮羹,雪檐收滴暮寒生。

不嫌终日无来客,时听荒园斲木声。

(0)

偶读陈无己芍药诗云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盖晚年所作也为之绝倒戏作小诗

少年妄想已痴绝,镜里何堪白发生。

纵有倾城何预汝,可怜元未解人情。

(0)

致爽轩

黄尘赤日汗沾裾,竹里煎茶喜有馀。

堪笑放翁穷意巧,就君池馆读君书。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