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纪梦》
《纪梦》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幽斋昨夜朝天,丹陛徐趋进讲编。

何处钟声忽惊醒,错疑犹在御炉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天(cháo tiān)的意思:指向上延伸,直立而高耸。

错疑(cuò yí)的意思:怀疑、误解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进讲(jìn jiǎng)的意思:指在学习、讲座、演讲等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发言。

趋进(qū jìn)的意思:指向某个目标或方向前进,迅速接近或靠近。

徐趋(xú qū)的意思:指行走缓慢、迟疑不前的样子。

御炉(yù lú)的意思:指皇帝或王侯主持宴会时,主人亲自烧炉,为宾客烹饪食物的礼节。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鉴赏

此诗《纪梦》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奇妙体验。

首句“幽斋昨夜梦朝天”,以“幽斋”点明诗人所在之地的静谧与雅致,夜晚之梦则暗示了梦境的神秘与超脱。一个“朝天”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至高境界的向往,也暗含了其内心深处对于理想追求的执着。

次句“丹陛徐趋进讲编”,进一步描绘了梦境中的场景。诗人缓缓步入装饰着丹红台阶的大殿,准备参与某种重要的讲学活动。这里,“徐趋”二字体现了动作的从容不迫,而“进讲编”则暗示了知识的传递与智慧的交流,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尊重与热爱。

然而,梦境的美妙却被一声钟声打破,诗人从幻想中猛然惊醒。“何处钟声忽惊醒”,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环境的突变,将读者带入到一个既真实又虚幻的情境之中。钟声的响起,仿佛是现实世界对梦境的无情打断,让诗人意识到自己并非身处那座庄严的大殿,而是回到了日常生活的平凡之处。

最后一句“错疑犹在御炉前”,则表达了诗人对梦境的留恋与不舍。他错误地以为自己仍旧站在御炉之前,沉浸在那场充满仪式感与神圣氛围的梦境之中。这种错觉,既是对梦境美好体验的怀念,也是对理想状态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成功地捕捉了梦境与现实之间微妙的界限,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送晁怀州学士·其一

儒馆雠书旧,侯藩请节行。

山川犹古气,铙吹自春声。

问俗怜彫瘵,颁条赖简平。

从来寇河内,谁复继声名。

(0)

独坐

雪屋生寒劲,风灯落烬频。

惊号独过雁,默坐未眠人。

世事存伤没,年华故换新。

还将寂寞意,强与冻醪亲。

(0)

和三兄游湖

竹阴回抱柳阴敷,石色青青润不枯。

暂到已经风力劲,更清须待月轮孤。

波涵天影迷高下,云覆山光变有无。

暑退疾清人意健,纵吟狂醉是良图。

(0)

与林大夫谢灵寿杖

万岁山中美木成,古今灵寿得嘉名。

龙鳞未测他年化,蜗角先从每节生。

禅拟问来须便打,醉思吟后不妨行。

使君有惠怜衰薾,欲报惭非藻思清。

(0)

又和子华

沉阴消尽见春和,初放扁舟溯绿波。

水际踏青怜日暖,林间举白为花多。

狂从田妇窥篱看,醉任家童刮鼓歌。

年少纵欢饶点检,老欢终不挂谁何。

(0)

浣溪沙·其一又

系得船儿柳岸头。夹江灯火雨飕飕。

寻诗家醉更绸缪。

待腊未教寒事少,小春搀取暗香浮。

夜长飞梦失清愁。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