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老先生总参遍,只欠一瞻晦翁面。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安 成 罗 茂 忠 宋 /杨 万 里 书 台 佳 士 君 章 孙 ,句 法 来 自 西 溪 门 。向 来 家 住 金 谷 园 ,珊 瑚 四 尺 蜡 作 薪 。床 头 黄 金 已 散 尽 ,买 书 却 铸 文 章 印 。印 成 一 字 不 疗 饥 ,仰 天 大 笑 还 哦 诗 。诸 老 先 生 总 参 遍 ,只 欠 一 瞻 晦 翁 面 。晦 翁 今 已 作 贵 人 ,君 从 何 许 去 问 津 。劝 君 努 力 战 今 举 ,来 年 拜 渠 为 座 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床头(chuáng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起点或开端。
大笑(dà xiào)的意思:非常开心地笑
贵人(guì rén)的意思:指对个人有帮助、有重要影响的人。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佳士(jiā shì)的意思:指优秀的人才或杰出的人物。
金谷(jīn gǔ)的意思:指丰收的谷物或金银财富累积丰富。
句法(jù fǎ)的意思:指语言中句子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来自(lái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起源。
来年(lái nián)的意思:指明年、下一年。
老先(lǎo xiān)的意思:老先指的是年纪比较大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年长者的先见之明和智慧。
力战(lì zhàn)的意思:全力以赴进行战斗,毫不畏惧地奋力作战。
疗饥(liáo jī)的意思:解决饥饿问题
努力(nǔ lì)的意思:用心力去做某事,不懈地付出努力。
珊瑚(shān hú)的意思:指珊瑚这种宝贝,比喻珍宝、宝贵的东西。
书台(shū tái)的意思:指的是专门用来放置书籍的桌子或架子。也用来形容读书勤奋、博览群书的人。
天大(tiān dà)的意思:非常重大,极其重要。
问津(wèn jīn)的意思:向人请教或求助,寻求帮助或指点。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仰天(yǎng tiān)的意思:抬头向天仰望,表示敬畏、悲痛、感叹等情感。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章印(zhāng yìn)的意思:指印章。
座主(zuò zhǔ)的意思:指场合上主持会议、座谈、宴会等活动的人。
金谷园(jīn gǔ yuán)的意思:指财富和财产聚集的地方,也表示富饶的乡村。
老先生(lǎo xiān shēng)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尊称或称呼长者。
- 翻译
- 书台上的才子是君章孙,他的文风源自西溪门。
他原本住在金谷园,珍贵的珊瑚被当作柴薪燃烧。
床头的黄金已经散尽,他用这些钱铸成了文章的印章。
虽然印章一字值千金,却不能填饱肚子,他仰天大笑,吟咏诗歌。
众多前辈都曾拜访过,唯独未见晦翁的面。
晦翁如今已身居高位,你将从何处寻求他的指引呢?
我劝你努力应试,争取明年能拜他为座师。
- 注释
- 书台:书斋。
佳士:才子。
君章孙:人名。
句法:文风。
西溪门:地名, 文化渊源。
金谷园:古代名园。
珊瑚:珍贵物品。
蜡作薪:用蜡烛燃烧。
床头黄金:财富象征。
文章印:文学印章。
一字不疗饥:价值虽高但无实际用途。
晦翁:人名, 可能是尊称。
贵人:地位显赫的人。
何许:何处。
问津:寻求帮助或指导。
拜渠为座主:拜他为导师。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送安成罗茂忠》。诗中通过书台、佳士君章孙等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学术修养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同时也透露了一种生活上的困顿与文化追求之间的矛盾。
开篇“书台佳士君章孙,句法来自西溪门。”两句,展示了诗人对于书籍的珍视以及学问根源的自豪。这里的“书台”不仅是写作的地方,也象征着知识和文化的积累。而“佳士君章孙”则表明诗人对友人的尊重与礼赞,他们或许同样是文学爱好者,共同追求高尚的情操。
接着,“向来家住金谷园,珊瑚四尺蜡作薪。”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平日的居所和阅读书籍时使用的特殊蜡烛。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一种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学问和文化传承的执着。
“床头黄金已散尽,买书却铸文章印。”表达了诗人的困境——家中财物耗尽,但他依然坚持购买书籍并铸造用于印刷文章的工具。这是对知识和文学追求的一种牺牲与坚守。
“印成一字不疗饥,仰天大笑还哦诗。”则描写了即便如此艰难的物质条件下,诗人仍旧以书籍为乐,通过阅读和吟咏来获取精神上的满足。
随后,“诸老先生总参遍,只欠一瞻晦翁面。”这两句中,诗人向“诸老先生”询问情况,但却未能见到心中的“晦翁”,显示出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晦翁今已作贵人,君从何许去问津。劝君努力战今举,来年拜渠为座主。”诗人表达了对于朋友晦翁现状的惊讶,并鼓励他要努力争取明年的科举考试,以期取得更好的成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书籍、学问和文学追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坚守文化理想与个人梦想的情操,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士人面临的生存困境和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