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啻(bù chì)的意思:不仅仅是,可以说是
采伐(cǎi fá)的意思:采伐指采集和砍伐。在成语中,采伐常用来比喻谋求权力或者财富时的残忍和无情。
察理(chá lǐ)的意思:观察事物的本质,理解事物的道理。
酬直(chóu zhí)的意思:指按照直接的报答或回报。也指按照真实情况对待他人。
出自(chū zì)的意思:出自表示某事物或某人的来源或出处。
锋刃(fēng rèn)的意思:指刀剑等锋利的刃口,也比喻尖锐、锐利的思想、言辞等。形容非常锐利、尖刻。
斧斤(fǔ jīn)的意思:形容努力工作,用心努力。
攻击(gōng jī)的意思:指对敌人或对手进行进攻或打击。
寒碧(hán bì)的意思:形容寒冷而清澈的颜色。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枯林(kū lín)的意思:指树木干枯的森林,比喻事物衰败、没有生气。
篮舆(lán yú)的意思:指篮子和车子,比喻财产丰富,富有。
萌蘖(méng niè)的意思:指事物初生发展的状态,类似于“花蕾刚发芽”的意思。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牛山(niú shā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非常强大、威猛、雄壮的样子。
庖丁(páo dīng)的意思:指熟练的厨师或屠夫,也用来比喻精于某种手艺或工作的人。
霹雳(pī lì)的意思:形容声音极大、极响。
劈山(pī shān)的意思:指能够轻易地劈开山峰,形容力量强大,无所不能。
其奈(qí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忍受或无可奈何的心情。
勤苦(qín kǔ)的意思:勤奋努力,辛勤劳作
驱车(qū chē)的意思:指乘车前往某地。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濯濯(zhuó zhuó)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洗涤干净的样子。
腾声(téng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响亮。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顽人(wán rén)的意思:指固执、倔强的人,不听劝告、不顺从别人意见的人。
宛转(wǎn zhu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转折婉转、曲折动人。
为力(wéi lì)的意思:尽力、努力
文察(wén chá)的意思:文察指的是通过文献资料或其他途径进行调查研究,获取信息和了解情况。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寻声(xún shēng)的意思:寻找声音的来源或方向。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羊肠(yáng cháng)的意思:羊肠是指细长的肠子,用来形容曲折、绵长的道路或文字。
迤逦(yǐ lǐ)的意思:形容曲折迂回,蜿蜒曲折。
遭值(zāo zhí)的意思:遭受不幸或困扰
智巧(zhì qiǎo)的意思:
(1).机谋与巧诈。《韩非子·扬权》:“圣人之道,去智与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文选·范晔<逸民传论>》:“然而蝉蜕嚣埃之中,自致寰区之外,异夫饰智巧以逐浮利者乎?” 李善 注引《淮南子》:“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及伪之生,饰智以惊愚,设诈以巧上。” 清 汪懋麟 《学士再迭前韵见贻奉答》之三:“吾徒守忠信,智巧将奈何。”
(2).智慧与技巧。 汉 枚乘 《七发》:“於是极犬马之才,困野兽之足,穷相御之智巧。”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十:“﹝吾﹞乃用工力智巧,剪剔移徙,杂以肥沃药物注灌,花始变而趣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即以夷砲论,非自天降也,非自地出也,不过人之智巧所为耳。”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八章:“他搜索尽了自己所学习过的各样理论、各样工作方法、各样鼓动群众的智巧。”终极(zhōng jí)的意思:最后的、最高级的,表示事物或状态的最终阶段或极限。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工匠在山中劈石的场景,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坚韧。诗人韦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崎岖的道路和深邃的岩石,以及工匠们在严寒中劳作的艰辛。诗中不仅赞美了工匠们的技艺与创造力,也反映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思考。
“篮舆远冒西山色,宛转羊肠踏寒碧。” 开篇即描绘了一幅山间行进的景象,篮舆(轻便的交通工具)穿越着被白雪覆盖的西山,道路蜿蜒曲折,仿佛在碧绿的寒意中延伸。这既展示了自然环境的壮丽,也为后续的劳作场景铺垫了背景。
“岩涯深处屡腾声,何事晴云多霹雳。” 描述了在岩石深处,工匠们挥动工具时发出的声音,以及天空中不时响起的雷声。这里通过声音的对比,既表现了劳动的强度,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威力,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寻声迤逦过枯林,始见群工劈山石。” 诗人跟随声音的指引,穿过枯萎的树林,最终看到了一群工匠正在劈开坚硬的山石。这一场景的展现,不仅体现了工匠们的工作场景,也表达了对劳动成果的期待和对自然之力的敬畏。
“斧斤锋刃奚足云,铁楔纵横乃为力。” 这句话赞美了工匠们使用的工具虽简单,但通过巧妙的使用,却能发挥巨大的力量。斧头和铁楔的运用,展现了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的结合。
“随文察理以段致,大或寻常小盈尺。” 描述了工匠们在工作中的细致观察和精准操作,无论是大块还是小块的石头,都能处理得恰到好处。这体现了他们对技艺的熟练掌握和对细节的关注。
“心冥手应出自然,不啻庖丁操騞砉。” 这句话将工匠们的工作比作庖丁解牛的技艺,强调了他们动作的自然流畅和技艺的高超,如同庖丁在解牛时的娴熟与和谐。
“问其勤苦将胡为,驱车运致希酬直。” 提出了对工匠们辛勤劳动目的的疑问,同时也反映了他们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现实需求。
“牛山濯濯罹采伐,萌蘖悄如无夜息。” 比喻牛山遭受砍伐,树木稀疏,仿佛连夜晚都未曾休息。这里表达了对自然破坏的担忧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吁。
“此山遭值甚牛山,攻击何年可终极。” 对比牛山的遭遇,指出这座山同样面临着被破坏的命运,表达了对持续破坏行为的忧虑。
“石顽人智其奈何,智巧反为天地贼。” 最后一句提出了深刻的反思:面对顽固的石头,人类的智慧似乎无能为力;而那些看似聪明的破坏行为,实际上成为了对天地自然的侵害。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是对后世的警示,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