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松风喧,猿啸禽虫唧。
仰见烟云流,平观群木立。
风静树不摇,鸟宿众兽匿。
吾臆安可逃,泉声岂当默。
奔雷(bēn léi)的意思:形容声音大而响亮,如雷鸣般的声音。
不将(bù jiāng)的意思:不屈服,不投降,不妥协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长天(cháng tiān)的意思:长时间,漫长的一天
耳目(ěr mù)的意思:指消息传达的渠道或途径。
返返(fǎn fǎn)的意思:形容事物反复出现或重复。
飞湍(fēi tuān)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迅猛。
俯瞰(fǔ kàn)的意思:从高处向下看,形容俯视或鸟瞰。
高深(gāo shēn)的意思:指知识、技术或思想等深奥难懂,超出一般人的理解能力。
忽尔(hū ěr)的意思:突然、瞬间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交相(jiāo xiāng)的意思:相互交错、轮流出现
涓涓(juān juān)的意思:形容水流细小、连续。
流泉(liú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涌出,喻指文章或言辞流畅而有力。
木立(mù lì)的意思:形容树木挺直、高大。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山户(shān hù)的意思:指山中的人家,比喻生活贫苦、环境艰苦的农民。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师旷(shī kuàng)的意思:形容学问浅薄,知识贫乏。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天空(tiān kōng)的意思:指大气层中地面以上的空间,也用来比喻无限广阔、辽阔无边的境地。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西阳(xī yáng)的意思:指人死后的墓地。
胸臆(xiōng yì)的意思:指心中的意见、想法、感受。
一色(yī sè)的意思:指一种颜色或一种品质完全一致。
于焉(yú yān)的意思:指到了那个地方,就在那个地方停留或从事某种活动。
远听(yuǎn tīng)的意思:远远地听到声音。
这首诗名为《听泉》,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诗中描绘了清晨起床,启开山间门户,仰望长空一片蔚蓝,俯视江山遥远,山中松风呼啸,猿猴啼叫,百鸟虫鸣,溪水奔腾,人声鼎沸的生动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感官体验,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
“山上松风喧,猿啸禽虫唧”,描绘了山间的自然之声,松风与猿啸交织,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飞湍走千溪,人语交相集”则展示了山间溪流的动态美和人群的热闹场景。
接着,“众响成奔雷,师旷焉足给”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众多声音比作奔雷,表达了声音之多而强烈,即使是古代音乐大师师旷也无法完全捕捉和描述。“仰见烟云流,平观群木立”则描绘了诗人抬头所见的云烟流动,低头所见的树木挺立,展现了自然界的静态美。
“心随耳目迁,欲返返不得”表达了诗人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难以自拔的心情。“于焉西阳沉,忽尔万象入”则描绘了夕阳西下,万物归于宁静的景象。
最后,“风静树不摇,鸟宿众兽匿”描绘了夜晚的宁静,风停树不动,鸟儿归巢,野兽隐匿。“解衣就床眠,远听流泉急”则表现了诗人躺下休息,远处传来泉水急流的声音。“不将双耳迎,涓涓到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沉浸与感受。“吾臆安可逃,泉声岂当默”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深刻感悟,无法逃避,泉水的声音也应被倾听。“上下自乾坤,勿以音象惑”则是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哲学思考,提醒人们不应被表面的声音所迷惑,要深入理解自然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松阴敞青冥,岚翠滴庭宇。
小池添绿波,知有夜来雨。
涧曲通石杠,膏泉泻玉乳。
泠泠非笙竽,锵锵韵自古。
吟声与酬答,有如听搏拊。
卷轴累世遗,琅玕积琼圃。
勖哉淬掌勤,黾勉启聋瞽。
高高直上峰,壁立谁能伍。
持身贵挺特,先民有芳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