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叔父给事挽词十首·其六》
《叔父给事挽词十首·其六》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晋地无戎贼曹民兵赐笏解弓刀。

六年讲武儒冠在,不踏金门战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讲武(jiǎng wǔ)的意思:指讲授武术或军事知识,也泛指讲解战争、军事方面的知识。

金门(jīn mén)的意思:指权力、财富等非常重要的门槛或关口。

民兵(mín bīng)的意思:指由普通民众组成的武装力量,通常用于国家紧急情况下自愿参军保家卫国。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无戎(wú róng)的意思:没有兵器,指没有战斗力。

贼曹(zéi cáo)的意思:指小偷、盗贼的集体,也用来形容坏人、不法之徒。

战袍(zhàn páo)的意思:指战争中所穿的军装,比喻参军从战场上归来的人。

翻译
在晋地没有战争,我担任贼曹一职,百姓参与民兵,放下武器
六年的时间里,我身着儒生冠,从未踏入金门,未曾穿上战袍
注释
晋地:指某个地方或区域。
戎:战争。
贼曹:古代官职名,负责治安或军事事务。
民兵:民间自卫组织成员。
赐笏:古代官员受赐的象牙手板,象征权力。
解弓刀:放下武器。
六年:时间跨度,可能指作者任职的时间。
讲武:演习武艺,训练士兵。
儒冠:儒生的帽子,表示身份为文人。
金门:皇宫或朝廷的代称,表示进入仕途。
战袍:作战时穿的军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叔父给事挽词十首》中的第六首,表达了对叔父在和平时期担任官职,却未能亲身经历战事的感慨。首句“晋地无戎卧贼曹”描绘了叔父在晋地(今山西一带)的安宁环境中,担任低级官职,看似闲适但实则有责任守护一方安宁;“民兵赐笏解弓刀”进一步说明叔父虽未佩带武器,但作为地方官员,他的职责和军事训练不可忽视,手持象牙板(笏)处理政务,象征着治理百姓。

“六年讲武儒冠在”中,“六年”暗示叔父任职时间之长,而“讲武”则暗指他虽为文人,但并未忘记军事教育的重要性,保持着儒者兼备文武的素养。“儒冠”代表了他的文化身份,与“战袍”形成对比,凸显出他在和平时期的文官角色。

最后一句“不踏金门著战袍”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叔父未能身披战袍上阵杀敌的惋惜,同时也赞扬了他在和平年代为国家稳定付出的努力。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叔父的敬仰,也流露出对时局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小昭庆院讲僧旧在都下与之相从今没已久见画

曩岁曾陪夜讲灯,伏犀插脑齿如冰;假令重见应难识,遗像臞然一老僧。

(0)

徐稚山给事慶八十乐语口号

欲知主圣本臣忠,倾尽嘉谟沃舜聰。
同载方如周吕尚,安车不数汉申公。
日烘盎盎花光暖,燭映鳞鳞酒浪红。
白首同朝各强健,莫辞爛醉答春风。

(0)

雪後煎茶

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
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

(0)

严州多菊然率过重阳方开或举东坡先生菊花开

无人唤醒赋归翁,满把清香谁与同?
但办对花频举酒,莫横重九在胸中。

(0)

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汉节解沾衣。

(0)

夜梦遇老人於松石间若旧尝从其游者再拜叙间

辽海曾从化鹤丁,百年尘土污巾瓶。
万山深处遇行李,再拜起时如醉醒。
绿树岩前开药笈,白驴背上指丹经。
云霄平步寻常事,不用求方更解形。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