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今则在我。彼璞之弃,我责之堕。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戴 石 玉 宋 /王 炎 午 琢 之 磨 之 ,玉 汝 于 成 。孰 为 玉 工 ,师 友 父 兄 。仙 山 之 石 ,今 则 在 我 。彼 璞 之 弃 ,我 责 之 隋 。为 瑚 为 琏 ,如 珪 如 璋 。山 泽 之 润 ,邦 家 之 光 。玉 不 自 毁 ,人 自 槿 实 。闻 士 称 名 ,不 离 其 道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邦家(bāng jiā)的意思:指国家,特指一个国家的政权和统治机构。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称名(chēng míng)的意思:指人们对某人或某物的名字、称号的称呼。
父兄(fù xiōng)的意思:指父亲和兄长,也泛指长辈或上级。
山泽(shān zé)的意思:山泽指山川和湖泽,代表着自然界的景观和资源。
师友(shī yǒu)的意思:指教导自己学问或事业上的人,也可以指朋友中的导师。
他山(tā shān)的意思:指别人的经验和见解,可以作为自己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闻士(wén shì)的意思:指能够听闻他人之言,领悟其中道理的人。
玉工(yù gōng)的意思:指熟练掌握玉器雕刻技艺的工匠。
自毁(zì huǐ)的意思:自己毁灭自己
他山之石(tā shān zhī shí)的意思:指别人的经验、教训或优点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也可以用来表示借鉴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玉汝于成(yù rǔ yú ché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修养像玉一样纯洁,可以达到完美的境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待友人如同雕琢玉石一般的期望和赞美。开篇“琢之磨之,玉汝于成”表达了通过不断打磨和雕刻,使玉石达到完美的过程。这不仅是对玉石的描写,也象征着人与人的交往和精神层面的相互砥砺。
接着,“孰为玉工,师友父兄”一句强调了在这过程中,玉工的角色如同师傅、朋友和家人一般重要。他们不仅是技艺传承者,更是精神上的支持与陪伴。
“他山之石,今则在我”表明远方来的珍贵之物,现在已归于己手。这也许暗示着诗人的得遇或收藏了一件珍贵的玉器,而这件玉器来源于远方之山。
紧接着,“彼璞之弃, 我责之堕”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那些被弃置不用的美玉感到惋惜和自责,因为它们本应得到更好的珍视和利用。
“为瑚为琏,如圭如璋”这几种玉器的名称,不仅展现了古代对玉文化的深厚积淀,也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期许,希望他们能成为坚固、光滑、美丽的存在。
“山泽之润,邦家之光”则是将玉石比作自然界中滋润万物的山川泽地,以及能够照亮国家和家庭的光芒。这一比喻不仅表明了玉石的价值,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玉不自毁,人自丧宝”这句意味着玉石本身不会自行破碎,而是由于人的疏忽和不珍惜而导致其价值和意义的丢失。这句话也可解读为对人的提醒,要珍视那些美好的事物。
最后,“闻士称名,不离其道”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被誉扬之士的尊崇,他们如同名声一样,始终不渝地坚守着自己的道路和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玉石的雕琢与赏析,将深层次的人际交往、精神价值和生命意义展现得淋漓尽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清远新开峡路南岑吴公命诗纪之
峡山束水半岭高,鲛鳄扬威风怒号。
舟航颠顿莽无所,漂溺民命轻鸿毛。
呜噫嘻峡山之险兮,羊肠折版莫与并,开辟以来无路行。
大椎控石煅以火,介然坦道疑天成。
君不见南樯北舵日相竞,夜度飞来了不惊。
读书高台谁勒铭,神功禹迹不可绝,湛湛寒江流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