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御制甘雨应祈》
《奉和御制甘雨应祈》全文
宋 / 夏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少皞九秋季月成汤六祷动灵心

中宵甘澍丰浸尽日层云结远阴。

销去骄阳为瑞重,招来嘉应感人深。

侧身修道千古,仍叔焉能播德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播德(bō dé)的意思:传播美德,弘扬道德风尚。

侧身(cè shēn)的意思:侧身指的是身体稍微倾斜或转动。

层云(céng yún)的意思:形容云层密集、层次分明的样子。

成汤(chéng tāng)的意思:指古代商朝的第一位君王成汤,泛指有德行的君主。

德音(dé yīn)的意思:德音是指以德为准则,言行正直,诚实守信的声音。

丰浸(fēng jìn)的意思:形容丰富而充实。

感人(gǎn rén)的意思:令人感动的,引起强烈情感的

甘澍(gān shù)的意思:形容甘霖滋润,使土地得到滋养。

季月(jì yuè)的意思:指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嘉应(jiā yìng)的意思:指应对喜庆事物时的喜悦和应对不幸时的坚定乐观。

骄阳(jiāo yáng)的意思:形容阳光强烈、炎热的天气。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九秋(jiǔ qiū)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秋天。

灵心(líng xīn)的意思:指心灵敏锐,思维敏捷,富有洞察力和智慧。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少皞(shǎo hào)的意思:指年少时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修道(xiū dào)的意思:修行佛教、道教或其他宗教的方法和方式,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

应感(yìng gǎn)的意思:指对某种情感或事物产生共鸣或感受。

招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因引起某种行为或结果而使得不好的事情发生。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甘雨应祈》,描绘了皇帝在秋季时节祈求甘霖的场景。首句“少皞九秋当季月”点明时令,少皞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鸟类始祖,与秋季丰收相关;“成汤六祷动灵心”借商汤祈雨典故,表达对上天的虔诚和诚意。

“中宵甘澍均丰浸”描述了深夜降下的甘霖滋润大地,预示着丰收的到来;“尽日层云结远阴”则描绘了浓厚的云层带来持久的阴雨,显示出雨势的盛大。接下来,“销去骄阳为瑞重”象征着炎热被雨水消解,为吉祥之兆;“招来嘉应感人深”赞美了上天的回应感动人心。

最后两句“侧身修道殊千古,仍叔焉能播德音”表达了诗人对皇帝以身作则,推行德政的赞扬,认为他的行为将流传千秋万世。整首诗通过描绘祈雨过程和其带来的影响,歌颂了皇上的仁德和天意的和谐。

作者介绍
夏竦

夏竦
朝代:宋   字:子乔   籍贯: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   生辰:985—1051年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猜你喜欢

梦江南.六首·其一

悲落叶,叶叶落当春。

岁岁叶飞还有叶,年年人去更无人。红带泪痕新。

(0)

清平乐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落雁西风。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0)

扈跸霸州

霸山重镇奠神京,鸾辂春游淑景明。

万呱银涛冲古岸,四围玉甃护严城。

花乘暖日迎来骑,柳带新膏绾去旌。

八寨雄图今更固,行随赏乐胜蓬瀛。

(0)

沪上杂书

新闸才开老闸过,楼台金碧照江波。

愁风闷雨人无寐,海国平分鬼气多。

(0)

不眠

不眠披短褐,曳杖出门行。

月近中秋白,风从半夜清。

乱离惊昨梦,漂泊念平生。

泪眼依南斗,难忘去国情。

(0)

声声慢

宿云不卷,轻雪初销,乾坤正冱冰霜。

清入萱丛,谁知春在华堂。

潘与笑观戏彩,动星文、两两辉煌。

堪羡处,看春枝棣花,兰秀芝芳。

剩占人间家庆,甚兴高泉石,耳倦丝簧。

见说瑶池,玉娥为剪霞裳。

神仙有缘自得,且徒教、笙鹤翱翔。

聊待我,更花前、沉醉几场。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