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抵(bù dǐ)的意思:不值得;不相当;不够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典籍(diǎn jí)的意思:指经典的书籍,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力的著作。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欢乐(huān lè)的意思:形容非常快乐、愉悦的心情。
教典(jiào diǎn)的意思:指教学中的经典或教材。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看当(kàn dāng)的意思:指人们对某种行为、事物或情况进行判断、评价时,根据表面现象或片面情况作出决定,而不去深入了解或全面考虑。
秦皇(qín huáng)的意思:指秦始皇,形容统治者权力极大,威严无比。
属和(zhǔ hé)的意思:和谐相处,彼此融洽。
万千(wà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众多、数量巨大。
文物(wén wù)的意思:指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古代物品。
舞蹈(wǔ dǎo)的意思:指人们跳舞的行为或艺术形式。
下里(xià lǐ)的意思:指内心深处的想法或情感,也可以指深藏不露的本领或才能。
咸阳(xián yáng)的意思:指人们的各种情感、行为都是多样的,不可预测。
弦索(xián suǒ)的意思:指线索、蛛丝马迹,引申为追踪、寻找的线索。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总成(zǒng chéng)的意思:总成是一个动词短语,意为把各个部分或要素归纳、合并成一个整体。
咸阳火(xián yáng huǒ)的意思:指人的愤怒和急躁之情。
- 鉴赏
这首《虞美人》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汪东所作,以鼓乐舞蹈描绘民间欢庆的场景,同时也寓含对历史事件的反思。首句“鼟鼟番鼓将弦索”形象地写出热闹的音乐与舞蹈场面,展现了百姓的喜悦之情。接着,“定知下里胜阳春”表达了作者认为民间的欢乐氛围超过了宫廷的阳春白雪,强调了人民的力量和情感。
后两句“烧书颇恨秦皇懦,不抵咸阳火”则转向对秦始皇焚书的历史批评,认为他的暴行无法与咸阳大火带来的文化破坏相比,流露出对知识毁灭的惋惜。最后,“倘教典籍总成烟,文物西来何用到今年”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如果书籍都被销毁,那么即便有珍贵的文化遗产从西方传来,也失去了传承的意义。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艺术化的表达,既展示了民间生活的生动画面,又借古讽今,表达了对文化保护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和答斯远入城见迎诗
往辱携诗送,今劳入郭迎。
交情如许厚,俗眼亦增明。
冬仲溪宜涸,滩长路失平。
要归归已近,物物系吾情。
次韵华叔文牡丹
春来不雨即冲风,纸贵冲阳欠此工。
未问姚黄并魏紫,但思涧碧与山红。
敲门惠我枉新作,展卷想君恰绕丛。
旧事与谁谈洛下,倦游聊尔话黔中。
次韵莫令因迓使者同泛舟至漂神已而误焉问宿
璧月俨中悬,村空听悄然。
借床依树阁,辍棹上滩船。
物外我怀趣,区中公了缘。
异时殊出处,安否要诗传。
次韵期远见寄
近市嫌纷扰,山居取静深。
俗尘虽远隔,住处阙同临。
孰愈思君瘦,频来可老吟。
便应如对面,何止伴孤斟。
次韵叔骥兼呈伯瑞二首
贻我五字句,清诗曷以酬。
端知檄愈疾,未信酒忘忧。
多难屡濒死,诸兄虚见收。
病驹叨蓆秣,顾影益增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