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穷力已竭,敢虔举大雩。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菜蔬(cài shū)的意思:指平常、普通的事物或人,也用来形容没有价值或不重要的东西。
彻悬(chè xuán)的意思:彻底消除疑虑或忧虑,心情舒畅。
大雩(dà yú)的意思:大规模的祭祀活动
返躬(fǎn gōng)的意思:指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表示恢复本分,担当责任。
方泽(fāng zé)的意思:指正直、公正的品德。
方社(fāng shè)的意思:指人们在社会中相互交往、互相合作的场所或组织。
回天(huí tiān)的意思:指扭转乾坤,改变困境,使局势逆转。
减膳(jiǎn shàn)的意思:减少饭菜的份量,指节省用餐的习惯和精神。
恳祷(kěn dǎo)的意思:恳切地祈求、诚心地祷告
民瘼(mín mò)的意思:指民众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思过(sī guò)的意思:反思自己的过错并主动改正。
丝竹(sī zhú)的意思:指音乐的声音和乐器的演奏。
所如(suǒ rú)的意思:
所往。 宋 苏轼 《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明 陈子龙 《钓竿行》:“风雷在鳞甲,浩然纵所如。”
夏日(xià rì)的意思:夏天的日子
忧劳(yōu láo)的意思:忧劳指忧虑和劳累。
紫禁(zǐ jìn)的意思:指皇宫的内廷,也用来比喻权力中心。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将举大雩之祭进宫斋戒》。诗中描绘了皇帝在准备举行大雩祭祀时的内心活动和行为表现。
首句“廿日三进宫”点明了皇帝连续二十天三次进入皇宫进行斋戒,以表达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忧虑。接着“忧劳廑民瘼”一句,直接表达了皇帝为百姓疾苦而忧心忡忡的心情。“方社及方泽,恳祷应未符”则说明皇帝在方社(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和方泽(祭祀水神的地方)进行了诚挚的祈祷,但似乎并未得到回应。
“计穷力已竭,敢虔举大雩”表明皇帝已经尝试了各种方法,但都未能解决问题,于是决定举行大雩祭祀,这是一种祈求天降甘霖的仪式。接下来“彻悬屏丝竹,减膳用菜蔬”描述了皇帝在祭祀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撤去装饰、停止音乐、减少饮食并改用蔬菜,以示虔诚。
“思过冀回天,返躬惟责吾”表达了皇帝希望通过自我反省来改变现状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他可能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有所缺失或失误。最后,“紫禁夏日长,徬徨靡所如”描绘了皇宫内夏日的漫长与皇帝内心的彷徨无措,形象地反映了皇帝在面对民众疾苦时的焦虑和无助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具体的行动细节,展现了皇帝在面对国家大事时的深沉责任感和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