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联出自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梁鼎芬的《课儿联》系列之六十二,体现了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与对言辞的审慎态度。
“忧民惭一饱”,表达了诗人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忧虑。在古代社会,百姓的生活往往困苦不堪,温饱问题时常成为他们难以逾越的障碍。诗人在此联中自省,面对民众的饥饿与苦难,自己却能“一饱”,内心感到愧疚和不安。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也体现了儒家“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境界。
“救世戒多言”,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言行举止的深刻思考。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以有限的言语影响社会,达到救世的目的,成为了一种智慧的考验。诗人告诫自己,应当谨慎言辞,避免不必要的纷争与误导,而是要通过实际行动来拯救世界。这句诗蕴含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语言力量的审慎态度。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通过“忧民”与“救世”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行为的严格要求,体现了传统儒家思想中“仁爱”与“慎言”的价值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扬州慢
宛转青山,画栏红处,并肩暗缔香盟。
有花间姊妹,证钿合深情。
恁妆镜、芙蓉暂掩,翠帘珊槛,犹自藏莺。
渐桥边、明月春风,吹老箫声。
梦中彩笔,认萧郎、重到江亭。
只鹦鹉呼来,骊驹唱去,偏自分明。
寄语玉楼红杏,休重误、陌上香尘。
望垂杨城郭,凝眉都待泥金。
长亭怨慢五首·其四
正扶病、疏衾偎冷。绿净房栊,湿云催暝。
雨滴空阶,暗闻蛩语共秋醒。
猧儿闲趁,还猛触、煎茶鼎。
待检点银荷,怕蜡泪、前宵红剩。最恨。
是黄昏燕子,芳讯传来无定。
湘帘咫尺,惯撩乱、一栏花影。
便玉笛、诉尽相思,只屏底、更无人听。
更莫忆瑶珰,缄札是他曾省。
春从天上来
咄咄书囚,问麴部诸贤,肯与吾游。
登山临水,尽意绸缪。人生作达都休。
纵杜康焦革,能消得、几斛穷愁。
只朝朝,待垆边换酒,未办貂裘。
漫道沙场食肉,便醉乡论赏,李广难侯。
树下匏壶,菊间瘿杓,瞢腾直壶今秋。
更莼羹鲈脍,付樵青、点检厨羞。
任儿曹,惜吾家仆射,勿筑糟邱。
念奴娇十一首·其七
溪藤小幅,认湖唇石罅,结就茅屋。
屋下芭蕉三百本,养得一湖生绿。
药径分苗,秫田赋采,闲听松边瀑。
棹船归也,两翁相对如鹄。
堪叹赁庑年年,漂流海燕,谁寄修椽宿。
少日连床风雨梦,白首几时重续。
花里驯鸥,苇间射鸭,此乐今生足。
且留图画,湖山共证清福。
贺新郎二十首·其十
庭院深深处。恁低徊、轻红一抹,把愁围住。
人影亭亭嫌半掩,况隔花丛无数。
更倒映、纱窗如雾。
盝曲回廊烟缭绕,算句留、能有多时否。
斜日影,自来去。
当年并倚花阴语,指身边、重重卐字,个侬心绪。
回首凝尘飞絮迹,难辨画裙金缕。
只略有、啼痕堪据。
便是欹斜那忍换,怕馀香、犹发经时雨。
罗袖底,断魂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