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閒居作长庆体兼劝诸少年·其二》
《閒居作长庆体兼劝诸少年·其二》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闻道先朝卿相家,方袍革履乌纱

不知此事何时变,昨日仙裳出看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方袍(fāng páo)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品德。

革履(gé lǚ)的意思:指换革鞋,比喻改变行为举止。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卿相(qīng xiàng)的意思:指官职高贵的宰相或重要政要。

时变(shí biàn)的意思:指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乌纱(wū shā)的意思:指黑色的头巾或面纱,也比喻隐藏真相或掩盖事实。

先朝(xiān cháo)的意思:指在历史上先于当前朝代的时期或朝代。

相家(xiāng jiā)的意思:指善于相面、占卜的人或家族。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官场与隐逸生活交织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反讽,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首句“闻道先朝卿相家”,点明了故事背景,暗示主人公曾是显赫家族的一员,可能曾身居高位。接着,“方袍革履衬乌纱”描绘了传统官员的服饰,方袍象征着儒家学者的正直与学识,革履则代表了官员的朴素与节俭,而乌纱帽则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这一句通过服饰的描述,展现了主人公从官场到隐居的身份转变。

“不知此事何时变”,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无奈与困惑,似乎在说主人公不明白为何自己或社会会从过去的辉煌跌落至如今的隐居状态。这句蕴含了对时代更迭、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一句“昨日仙裳出看花”,以“仙裳”比喻主人公隐居后的生活,仿佛脱去了官场的束缚,如同仙人一般自由自在地欣赏自然之美。这里的“看花”不仅指实际的赏花行为,也暗喻了主人公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反思与解脱,以及对当下简单、宁静生活的享受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官场到隐居的心理变化,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送卢漕

昔忝二三子,今俱七十翁。

西州十年别,南部一尊同。

我已三径具,君还双鬓蓬。

便须轻世事,留眼送飞鸿。

(0)

和叔豹咏家园

小园缭绕瞰沧湾,搜抉天藏不放閒。

愧我笔端无锦绣,羡君胸次有江山。

规模未出经营外,物象先归赋咏间。

何日携筇来共醉,每于胜处一开颜。

(0)

题许尚书石刻二首·其二

先生自是吾所敬,况复曾蒙点化馀。

笔妙共推三昧手,尚书安得不中书。

(0)

梅山

欲识梅山境,回环列万峰。

朱门依绿水,粉堵出青松。

(0)

寄华亭黄用之

陆机不听华亭鹤,张翰还思吴郡鲈。

何似故人无一事,菊花时节独携壶。

(0)

和陆郎中送出关·其一

得失乘除谁使然,兹行犹作赤城仙。

支风给雨元无禁,借竹判花不费钱。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