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浦初闻雁,人家半在船。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晚 至 松 门 僧 舍 怀 寄 李 太 祝 宋 /余 靖 日 暮 倦 行 役 ,解 鞍 初 息 肩 。雾 昏 临 水 寺 ,风 劲 欲 霜 天 。蓼 浦 初 闻 雁 ,人 家 半 在 船 。思 君 正 怊 怅 ,黄 叶 正 翩 翩 。
- 翻译
- 傍晚时分,旅途劳顿,我卸下马鞍暂作歇息。
雾气弥漫,靠近河边的寺庙显得模糊,寒风吹过,仿佛预示着霜冻的天气来临。
在芦苇岸边,我首次听到大雁的叫声,村庄中许多房屋都坐落在船上。
此刻,我满怀思念,心绪惆怅,只见黄叶随风飘落,纷纷扬扬。
- 注释
- 日暮:傍晚。
倦:疲劳。
行役:旅行。
解鞍:卸下马鞍。
初:开始。
息肩:休息肩膀。
雾昏:雾气朦胧。
临水寺:河边寺庙。
风劲:寒风强劲。
欲霜天:似乎要下霜的天气。
蓼浦:芦苇岸边。
初闻雁:初次听到雁鸣。
人家半在船:村庄房屋多建在船上。
怊怅:惆怅。
黄叶:黄色的落叶。
翩翩:飘落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日暮时分抵达一处寺庙的景象。诗人通过精妙的笔触,传递出一种孤独和怀念之情。
"日暮倦行役,解鞍初息肩" 这两句写出了旅途的劳顿与疲惫,同时也表现了寻得一处休憩之地的慰藉感受。"雾昏临水寺,风劲欲霜天" 描述了一种阴冷萧瑟的氛围,水边的寺庙笼罩在浓重的雾气中,伴随着强劲的风,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寒霜。这样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孤寂和静谧。
"蓼浦初闻雁,人家半在船" 这两句则是对所处环境的一个细腻描绘,"蓼浦"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水域地名,而"初闻雁"则是秋冬之际听到大雁南迁的呼唤,这不仅是时间的标志,也增添了一份萧瑟。"人家半在船" 显示了居住在此的人们生活的特殊性,可能是依水而居,与陆地隔绝。
最后两句"思君正怊怅,黄叶正翩翩" 表达了诗人的心境。"思君"指的是对远方亲朋好友的思念,而"黄叶"则是秋天景象的写实,落叶纷飞,伴随着愈加浓重的思念之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与怀旧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寿王君明
去年中秋月色高,吴山痛饮推文豪。
今年依旧故乡月,纷纷青紫誇儿曹。
世间儿曹何足数,芙蓉仙人在江浦。
握荃怀瑾遗世纷,黄卷日与圣贤伍。
曾攀月桂臼边枝,素娥夜半睡不知。
觉来薄怒赪自持,与仙重约三秋期。
一朝功成九霄去,小黠肯顾偷桃儿。
城东白发龙钟叟,瓣香来祝仙人寿。
长生辟谷未要学,千载与君期不朽。
送表兄赵奏院赴南外知宗
御屏往往题名字,朝路彬彬蔼荐书。
天许留中监邸奏,日求补外得堂除。
暂烦龙种司瑶籍,行立鸳班侍玉舆。
丙枕或思前夜席,庚邮宁肯后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