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吉凶(jí xiōng)的意思:吉凶表示吉利和凶险,指事物的好坏、吉凶祸福。
枯骨(kū gǔ)的意思:指人或事物非常干瘪、枯槁,没有生气或活力。
鸠占(jiū zhàn)的意思:指不法占有、霸占。
山积(shān jī)的意思:堆积如山,形容数量多或堆积如山的景象。
讼牒(sòng dié)的意思:指作为诉讼的证据而提供的文件。
相容(xiāng ró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能够和谐地共存,相互融洽,不产生冲突或矛盾。
占不(zhàn bù)的意思:
尽管。《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变文》乙卷:“天然既没红桃色,占不头盈白玉梳。”参阅 蒋礼鸿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第六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己亥杂诗(其三十五)》,由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社会图景,通过“枯骨如龟识吉凶”这一形象的比喻,暗示了社会中的一些人能够预知或感知到某些事件的走向,但同时也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与冲突。
“孤埋鸠占不相容”,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社会中资源分配不均,强者对弱者的压迫现象,如同鸠鸟占据空巢,排斥其他生物一样,体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和不公平待遇。
“一年讼牒如山积”,描述了社会纠纷之多,诉讼案件堆积如山,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尖锐,法律制度可能无法有效解决民众的诉求,或是司法体系存在种种问题。
“不为疑龙即撼龙”,这里的“疑龙”和“撼龙”都是比喻性的说法,分别指代那些被怀疑或试图挑战权威的人物。这句话表达了在社会中,无论是被怀疑还是试图挑战权力的人,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困难,暗示了社会对于异见和挑战权威的强烈压制。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以及普通民众在社会变革中的艰难处境。黄遵宪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也对当时社会的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