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章抑为馀,子已得其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辞章(cí zhāng)的意思:指辞章是指文辞章法,用来形容文笔优美,修辞华丽的文章。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心眼(xīn yǎn)的意思:指心思、眼力、见识、智慧等方面的能力。
一理(yī lǐ)的意思:一理指的是一种道理或原则。它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邹鲁(zōu lǔ)的意思:指无故多次推辞,拒绝接受别人的好意或帮助。
- 翻译
- 古人追求无法言喻的境界,那是一个可以抵达却难以完全理解的地方。
要真正领悟,必须用心去感受,不能仅凭理论解释。
文学艺术的精妙之处超越了字句,你已经触及到了其中最核心的部分。
要知道,真正的学问和智慧,往往超越文字记载,存在于无形之中。
- 注释
- 昔人:古人。
忘言处:无法言喻的境界。
可到:可以抵达。
不可会:难以完全理解。
心眼亲:用心感受。
一理盖:仅凭理论解释。
辞章:文学艺术。
抑为馀:精妙之处。
子已得其最:你已经触及最核心。
邹鲁传:学问传统。
文字外:超越文字。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属于送别之作。诗人在此通过表达对昔日友情的怀念,以及对于知识和智慧传承的思考,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昔人忘言处,可到不可会。" 这两句表明过去与朋友相处的时光已经不再,虽然可以追忆,但无法重逢,那种美好的时刻和交流已成为记忆中的宝贵财富,不可复得。
"还须心眼亲,未许一理盖。" 这里的“心眼”指内心的感受和洞察力,诗人强调了真挚的情谊与深入的理解,是无法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的,这种关系不需要外界的认可。
"辞章抑为馀,子已得其最。" 这两句反映出诗人对待词章的态度,认为过多的辞藻会显得浮夸,而真正有价值的是内在的修养和理解,正如“子已得其最”所述,有的人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
"当知邹鲁传,有在文字外。" 最后两句诗人指出,真正的智慧和知识,如同古代哲人的思想,不仅仅局限于书面的记载,而是超越了文字,存在于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实践中。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昔日友情的怀念和对智慧传承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知识与情谊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