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秋不雨,已阅半年久。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成灾(chéng zāi)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变得非常严重或造成巨大灾难。
大化(dà huà)的意思:扩大、放大
地温(dì wēn)的意思:地下的温度。
而况(ér kuàng)的意思:表示除了前面所说的情况之外,还有更加严重或重要的情况。
风霾(fēng mái)的意思:指大风和沙尘天气造成的浓雾,也用来比喻社会或环境的恶劣状况。
高厚(gāo hòu)的意思:高尚而厚重的品质或气质。
恒旸(héng yáng)的意思:恒久不变的光明和繁荣。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入冬(rù dōng)的意思:指季节从秋天转变为冬天,或是气温开始变得非常寒冷。
三九(sān jiǔ)的意思:指冬季寒冷的天气。
时或(shí huò)的意思:有时,偶尔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肃气(sù qì)的意思:指人的气势凛然,态度庄重,严肃肃穆。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无偏(wú piān)的意思:没有偏向,公正无私。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 鉴赏
这首诗《岁暮吟四章(其一)》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与诗人对天道的理解。
首句“自从秋不雨,已阅半年久”点明了时间背景,秋天连续干旱,已经持续了六个月之久。接着,“旱虽未成灾,却征恒旸咎”表达了虽然干旱未造成严重灾害,但长时间的晴热天气也引发了对自然规律的反思和责问。
“而况入冬来,寒消历三九”描述了进入冬季后,寒冷并未如预期般降临,反而经历了三九严寒却未能真正感受到严寒的威力。“霜雪不成威,风霾时或有”进一步描绘了冬季的气候特点,霜雪未能展现其应有的威严,反而时常伴随着雾霾。
最后,“天地温肃气,所以成高厚”揭示了自然界中温润与肃杀并存的和谐状态,是天地形成深厚根基的原因。“如何大化中,无偏憾亦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认为在自然变化的大循环中,万物生长与衰败之间并无绝对的偏颇与遗憾,而是偶然与必然的交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感悟,以及对生命与存在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上行和答周廷瑞别驾
曾乘南风来,未乘北风归。
北风镇相候,人行自乖违。
丈夫走四方,有如鸿雁飞。
长剑倚天外,此志宁容衰。
君不见马子长,江山胜绝供文章。
又不见马伏波,天南天北功名多。
十年已压环堵室,凭君莫话龙蛇蛰。
江中风浪任如山,破浪乘风气偏逸。
豪来却典千金裘,醉将卮酒浇船头。
从容按剑呼杨侯,海若不敢誇豪酋。
行或迟,归或早,青天无云日杲杲。
一双仙鹤绕船翔,行人已入蓬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