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大阅(dà yuè)的意思:指君主在登基后举行的盛大阅兵仪式。
东郊(dōng jiāo)的意思:指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也可用来形容人远离世俗、清心寡欲。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鼓吹(gǔ chuī)的意思:指为某种观点、主张或行为大力宣传、宣扬。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浑如(hún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混乱、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豁然(huò rán)的意思:形容突然明白或猛然间豁然开朗的心情。
景物(jǐng wù)的意思:指自然景物或人工构筑物。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九衢(jiǔ qú)的意思:指繁华热闹的街市,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群拥挤的场面。
来意(lái yì)的意思:指来访的目的或意图。
老来(lǎo lái)的意思:指年纪大了以后。
林泉(lín quán)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泉水,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明照(míng zhào)的意思:明亮的照射,指明确而清楚地表达或揭示某种事物。
闹喧(nào xuān)的意思:指吵闹喧嚣、喧闹不安的样子。
衢鼓(qú gǔ)的意思:衢鼓是指古代城市中的大街和城门上的鼓声,用来比喻繁华热闹的场面。
酴醾(tú mí)的意思:形容美酒香醇。
无奈(wú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可奈何的心情或境地。
喧天(xuān tiān)的意思:形容声音非常大,震耳欲聋。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照日(zhào rì)的意思:如同太阳照耀一样明亮,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或事物光明正大。
总是(zǒng shì)的意思:始终如一,一直都是这样
- 注释
- 东郊:郊外。
雨后:下过雨之后。
好风烟:美好的风和雾气。
大阅:大规模的阅兵。
豁然:开朗,舒畅。
旌旗:旗帜。
明照日:明亮地照耀着太阳。
九衢:繁华的街道。
鼓吹:乐队演奏。
喧天:声音响彻天空。
酴醾:一种花。
开也浑如雪:盛开的样子像雪一样白。
杨柳:柳树。
飞来总是绵:飘飞的柳絮像绵絮般柔软。
景物:景色。
虽不恶:虽然不差。
老来:年老时。
无奈:不由自主。
忆林泉:怀念山林泉石的生活。
- 翻译
- 雨后的东郊风景宜人,阅兵归来心情开朗。
十里长街,旗帜鲜明映照着太阳,街头巷尾的鼓乐喧闹声震天。
酴醾花开得洁白如雪,杨柳飞絮漫天都是柔情。
眼前的景色虽然不错,但年老后还是忍不住怀念山林泉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风光明媚的景象,诗人在这样的美好环境中体验到了心旷神怡的感觉。开篇“东郊雨后好风烟,大阅归来意豁然”两句,勾勒出一幅雨过天晴、气氛清新的画面。诗人参加完大阅(古代的一种军事检阅活动)返回时,那种心情的舒畅由此可见一斑。
“十里旌旗明照日,九衢鼓吹闹喧天”两句,则是对节庆场面的一种描写。旌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鼓吹声响连绵,让人感受到一种热烈的氛围。
“酴醾开也浑如雪,杨柳飞来总是绵”两句,是对酒宴和春天景色的描写。诗中的“酴醾”,即是指美酒,而形容它像雪一样洁白;而杨柳的细小花絮随风飘舞,显得柔和且连绵不绝。
最后,“景物眼前虽不恶,老来无奈忆林泉”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尽管眼前的景色也很迷人,但年华渐老,心中总是忍不住思念起过去与自然亲近的日子。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难以抑制的怀旧情绪。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内乡天春亭
内乡有园名天春,春时桃李如綵云。
邑民携觞连帘幕,或歌或舞何欢欣。
县尹中间意自若,直谓前世无古人。
牡丹百品红与紫,华而不实徒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