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灯夜(dēng yè)的意思:灯夜指夜晚的时候照明的灯火。在成语中,灯夜常常用来形容夜晚的景象或者表示人们夜间的活动。
飞腾(fēi téng)的意思:形容物体迅速上升或飞跃,也用来形容人才华出众、事业蒸蒸日上。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浮虎(fú hǔ)的意思:指虚张声势的人或事物,外表威猛,实际上并无实力。
感会(gǎn huì)的意思:感受和理解别人的心情和意思。
寒漏(hán lòu)的意思:
(1).寒天漏壶的滴水声。 唐 王维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诗:“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鐘多。” 前蜀 毛文锡 《恋情深》词:“滴滴铜壶寒漏咽,醉红楼月。”
(2).指寒天的漏壶。 元 萨都剌 《寒夜即事次韵呈许荣达》:“箭刻未移寒漏浅,江声渐少夜潮枯。”
(3).借指寒夜。 唐 钱起 《效古秋夜长》诗:“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 唐 吕温 《早觉有感》诗:“严冬寒漏长,此夜如何其。” 明 文徵明 《新秋夜坐》诗:“病里秋风惊已至,坐来寒漏不禁长。”虎榜(hǔ bǎ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中排名靠前的人或事物。
揭晓(jiē xiǎo)的意思:公开或宣布事情的真相或结果。
尽夕(jìn xī)的意思:尽力做到最好
匡坐(kuāng zuò)的意思:指在正义面前坚定不移地坐直身体,不偏不倚,不动摇。
兰灯(lán dēng)的意思:指人的内心充满了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修养。
鸣珂(míng kē)的意思:指人才得以施展才华、展示才能。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有行(yǒu xíng)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干、有作为。
紫宸(zǐ chén)的意思:指皇帝居住或办公的地方,也泛指帝王的宫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二十五日夜间写进士榜时的情景,充满了浓郁的文人情怀与科举考试的紧张氛围。
首句“花隐兰灯夜”,以“花隐”象征着科举考场中考生们的才华如花朵般隐匿,等待绽放;“兰灯夜”则营造出夜晚考场内灯火通明、静谧而庄重的氛围。次句“香浮虎榜春”,“虎榜”是科举时代录取榜的别称,“春”字不仅指季节,也暗喻着希望与生机,整句表达了对新科进士们才华横溢、春风得意的赞美。
“飞腾瞻日月,感会在风云”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新科进士们比作展翅高飞的雄鹰,他们的人生即将迎来辉煌的时刻,如同日月般耀眼。同时,也暗示了这些人才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与风云共舞,影响时代的走向。
“匡坐听寒漏,鸣珂候紫宸”描绘了新科进士们在等待宣读榜文时的场景。他们正襟危坐,倾听时间的滴答声,心中既有期待也有忐忑。当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宣读时,他们将骑着马(鸣珂)前往皇宫(紫宸),接受朝廷的表彰和任命。
最后一句“长安闻揭晓,尽夕有行人”点明了科举考试结束后,长安城内将满是前来祝贺或准备赴任的行人们,整个城市都沉浸在喜悦与忙碌之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科举制度下学子们追求功名的艰辛与荣耀,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