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读即不渴,饥读即不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酬 卢 仝 见 访 不 遇 题 壁 唐 /含 曦 长 寿 寺 石 壁 ,卢 公 一 首 诗 。渴 读 即 不 渴 ,饥 读 即 不 饥 。鲸 吞 海 水 尽 ,露 出 珊 瑚 枝 。海 神 知 贵 不 知 价 ,留 向 人 间 光 照 夜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寿(cháng shòu)的意思:指人的寿命长久,活得长久。
光照(guāng zhào)的意思:指阳光照射,也比喻明亮、光明。
海水(hǎi shuǐ)的意思:指大海的水,比喻广阔无垠的事物或众多繁杂的事物。
海神(hǎi shén)的意思:指海洋之神,比喻威力强大、统治力广泛的人或事物。
鲸吞(jīng tū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势力以强大的力量吞并其他人或势力。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珊瑚(shān hú)的意思:指珊瑚这种宝贝,比喻珍宝、宝贵的东西。
神知(shén zhī)的意思:形容非常聪明,智慧超群。
石壁(shí bì)的意思:指坚固、坚定不移的信念或决心。
照夜(zhào yè)的意思:夜晚照明,形容亮度极高。
- 翻译
- 在长寿寺的石壁上,卢公题写了一首诗。
渴望阅读时便不觉得口渴,饥饿时读它便不感觉饿。
好像巨鲸吞尽了海水,显露出珊瑚的枝丫。
海神知道它的珍贵却无法估价,只好留在人间照亮夜晚。
- 注释
- 长寿寺:一座寺庙的名字。
石壁:寺庙墙上坚硬的石头表面。
卢公:一位名叫卢的诗人或高僧。
一首诗:一篇诗歌作品。
渴读:因渴望知识而阅读。
不渴:不再感到口渴。
饥读:在饥饿时阅读。
不饥:不再感到饥饿。
鲸吞:比喻大量吞噬或消耗。
海水尽:海水被完全消耗殆尽的夸张说法。
珊瑚枝:这里比喻诗歌中的精华部分,如同珊瑚般珍贵。
海神:海洋之神,神话中的存在。
贵:珍贵。
不知价:无法估量的价值。
留向人间:留在人世间。
光照夜:比喻诗歌像光一样照亮黑暗,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慰藉和启迪。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含曦所作,名为《酬卢仝见访不遇题壁》。诗中通过对长寿寺石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阅读书籍的心灵满足与精神享受,以及他对知识、智慧和美好事物无尽的追求。
“渴读即不渴,饥读即不饥。” 这两句表达了通过阅读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即使在生理上有饥饿感受,也会因为心灵的充实而暂时忘却这些物质需求。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赞美了书籍的力量。
“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 这两句采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书中的知识比作海底的珍珠,而读者则是勇敢的探索者,能够深入海底寻找到这些宝贵的智慧结晶。鲸吞海水尽,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全然吸纳的态度,表明诗人对知识的渴望无穷无尽。
“海神知贵不知价,留向人间光照夜。”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智慧和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希望它们能够持续发光,照亮后人的夜路。海神虽然知道珠宝的价值,但不能完全估量其价格,这里暗喻知识和文化遗产的价值难以衡量,而“留向人间光照夜”则表达了诗人对传承知识、智慧的渴望,以及希望这些精神财富能够成为后世的指导之光。
整首诗通过对长寿寺石壁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文化的热爱,以及他希望这些精神遗产能够永远发扬光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早春对酒感怀
探花畴昔喜春回,老大空惊节物催。
芳瓮旋开新压酒,好枝犹把未残梅。
书生岁恶甘藜苋,志士时平死草莱。
欲豁孤怀谁晤语,夜弹长剑有馀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