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东 方 未 明 先 秦 /诗 经 东 方 未 明 ,颠 倒 衣 裳 。颠 之 倒 之 ,自 公 召 之 。东 方 未 晞 ,颠 倒 裳 衣 。颠 之 倒 之 ,自 公 令 之 。折 柳 樊 圃 ,狂 夫 瞿 瞿 。不 能 辰 夜 ,不 夙 则 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辰夜(chén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时候。
倒衣(dǎo yī)的意思:指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不择手段,不讲道义,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倒裳(dǎo cháng)的意思:指女子穿着裙子时,将裙子的腰带反过来系在胸前。
颠倒(diān dǎo)的意思:指错乱、倒置、颠倒的意思。
东方(dō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也指东方文化。
樊圃(fán pǔ)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聪明过人。
狂夫(kuáng fū)的意思:指行为狂妄、胡闹、不顾常理的人。
瞿瞿(qú qú)的意思:形容眼神炯炯有神,目光锐利。
裳衣(cháng yī)的意思:指衣袖长而宽松的衣服,比喻言行举止不拘束、自由自在。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折柳(zhé liǔ)的意思:指离别时伤感的情绪。
自公(zì gōng)的意思:自公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指代自己公正廉明,没有私心私欲的行为和态度。
颠倒衣裳(diān dǎo yī shāng)的意思:指完全颠倒、混乱无序的状态。
东方未明(dōng fāng wèi míng)的意思:指天亮的时候还未到来,形容时间还早,天还没有亮。
- 注释
- 衣裳:古时上衣叫“衣”,下衣叫“裳”。
公:公家。
晞:“昕”的假借,破晓,天刚亮。
樊:即“藩”,篱笆。
圃:菜园。
狂夫:指监工。
一说狂妄无知的人。
瞿瞿:瞪视貌。
不能辰夜:指不能掌握时间。
辰,借为“晨”,指白天。
夙:早。
莫:古“暮”字,晚。
- 翻译
- 东方还未露曙光,衣裤颠倒乱穿上。衣作裤来裤作衣,公家召唤我忧急。
东方还未露晨曦,衣裤颠倒乱穿起。裤作衣来衣作裤,公家号令我惊惧。
折下柳条围篱笆,狂汉瞪眼真强霸。不分白天与黑夜,不早就晚真作孽。
- 鉴赏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人在黎明前的混乱与狂放不羁的情态。"东方未明,颠倒衣裳"一句,表达了夜晚的迷乱和行为的失控。诗中的“颠之倒之”、“倒之颠之”则强调了一种反复无常的动作,象征着内心的不安与冲动。
随后的"东方未晞,颠倒裳衣"继续了这种混乱的情绪,而"折柳樊圃,狂夫瞿瞿"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发泄情感的画面。“不能辰夜,不夙则莫”一句,似乎是在表达一种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夜晚与黎明、混乱与秩序、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的描写,展现了古人对于生活节奏、自我控制及情感宣泄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日登响山奉呈同游者
响山临响潭,曾识太白来。
我欲游其间,却愧非仙才。
况乃博微官,终年走尘埃。
幸兹九日至,获与群彦陪。
高秋惨云物,薄日翳复开。
驻马青松阴,披衿上崔嵬。
前睨孤城低,下瞰清溪回。
诸峰送远色,揽结何雄哉。
野菊半含英,浊醪初发醅。
且尽一笑欢,良会不易谐。
溪山宛如昨,斯人化飞灰。
想见登临时,逸气横九垓。
宁知千载后,我辈兹徘徊。
呼之傥可作,相共挥予杯。
凄其暮色合,飒飒疾雨催。
扶携下登舟,水行沿湾隈。
仰看千仞壁,浩歌散馀哀。
送泾王府蒲司马西还
重弓满引鸣镝和,翻身跃马渡长河。
日高射猎王半醉,军中司马功最多。
白狼西来献天子,腰间玉龙鳞甲紫。
宝书缄奏动宸京,黄封御酒贶边庭。
弦蒲汭鞠几千里,芳草萋萋春似水。
鸟声山色不胜情,枚生作赋才难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