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国(bào guó)的意思:为国家贡献力量,为国家做出奉献。
臣节(chén jié)的意思:忠诚的节操和品德。
尘念(chén niàn)的意思:指尘土的念头,比喻烦杂琐碎的思想、事务。
澄碧(chéng bì)的意思:形容水清澈透明,碧绿一片。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风树(fē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的声望、威望或名声在社会中树立起来。
高揭(gāo jiē)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志向远大、胸怀宽广。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更漏(gēng lòu)的意思:更漏是指古代用来计时的漏刻,比喻时间的流逝。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焦劳(jiāo láo)的意思:形容人过度劳累、心力交瘁。
皎然(jiǎo rán)的意思:明亮、洁白无瑕
今月(jīn yuè)的意思:本月;这个月
空青(kōng qī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经验、知识浅薄的年轻人。
帘外(lián wài)的意思:指事物的外部或边缘。
年报(nián bào)的意思:指每年一次的报告或总结。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清晖(qīng huī)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已经散去,清澈明亮的阳光照射下来。比喻黑暗过去,光明重现。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树梢(shù shāo)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点,也比喻事物的要害或关键。
素抱(sù bào)的意思:指一个人平日里的品行和为人处事的态度。
天日(tiān rì)的意思:指阳光、光明之意,也用来形容人的光明前途或事物的发展前景。
无憀(wú liáo)的意思:没有顾虑或担忧的状态
闲庭(xián tíng)的意思:指心情宁静,无事可做,没有烦恼和压力。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行处(xíng chǔ)的意思:行为举止的地方
虚襟(xū jīn)的意思:指人心胸宽广、豁达,不拘泥于小节。
瑶琴(yáo qín)的意思:指美妙的音乐或琴音,形容音乐声音悦耳动听。
夜色(y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景色或氛围。
也曾(yě zēng)的意思:也曾表示过去某个时间点或阶段曾经有过某种经历或体验。
一轮(yī lún)的意思:一轮指的是太阳升起或落下的一轮光芒,也可比喻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或一个周期。
曾经(céng jīng)的意思:曾经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征袍(zhēng páo)的意思:指军队出征时所穿的战袍。
重霄(chóng xiāo)的意思:指天空高远,云层密布的样子。
终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整夜,彻夜不眠。
- 鉴赏
这首《庆春宫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端木埰所作,以月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月光的细腻感受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首句“澄碧销云,空青耀彩,一轮高揭重霄”描绘了一幅月光洒满天空的壮丽景象,澄澈的月光穿透云层,映照着一片碧蓝的天空,一轮明月高悬于苍穹之上,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高远。
接下来,“清入虚襟,明如素抱,皎然尘念都消”,诗人通过月光的照射,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仿佛所有的杂念都被这清冷的月光洗净,内心变得纯净而清明。
“静聆更漏,渐搀入,高风树梢”,在寂静的夜晚,诗人倾听更漏的声音,月光逐渐融入高处的树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
“闲庭深伫。如水清晖,相对终宵”,诗人独自站在庭院中,与月光相对,直到深夜,月光如同流水般清澈,照亮了整个夜晚。
“当年报国焦劳,臣节光明,天日同昭”,诗人回忆起过去为国家付出的努力,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这种光明的臣节如同天日一般,照亮了历史的长河。
“帘外秋光,云边夜色,也曾看月无憀”,诗人想象自己曾在帘外欣赏秋夜的景色,看着月亮在云边缓缓移动,虽然有时感到孤独,但月光总能给予心灵慰藉。
“绕阶行处,听秋蟀,瑶琴倦调”,诗人漫步在台阶之间,听着秋虫的鸣叫,仿佛在弹奏瑶琴,却因疲倦而停止了演奏。
“千秋如见,今月曾经,照影征袍”,诗人感慨,无论千年之后,还是现在,这轮明月都能见证他的身影,如同他曾经披甲征战的袍子一样,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生深刻的思考和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