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乡子.清明后一日吴阊道中作二首·其一》
《南乡子.清明后一日吴阊道中作二首·其一》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南乡子

才过清明东风怯舞不胜情。

红袖楼头徙倚垂杨里,阵阵纸鸢不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不起(bù qǐ)的意思:不敢或不愿意起来;拒绝或不接受。

垂杨(chuí yáng)的意思:指柳树垂下的枝叶。比喻形态柔美、姿态优雅。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红袖(hóng xiù)的意思:红袖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指的是女子的红袖子,常用来形容女子美丽动人的容貌。

楼头(lóu tóu)的意思:楼头指的是位于楼房顶部的部分,也可以引申为最高的位置或最前沿的地方。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胜情(shèng qíng)的意思:形容情感或意志的胜利或战胜。

徙倚(xǐ yǐ)的意思:倚靠、依赖。

阵阵(zhèn zhèn)的意思:连续不断的出现或传来

纸鸢(zhǐ yuā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过后的一日,在吴阊道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下自然与人的情感交融。

首句“才过清明”,简洁明了地点明了时间背景,清明时节,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接着,“东风怯舞不胜情”一句,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春风的柔弱与羞涩,仿佛春风也感受到了春天的喜悦与生机,但又因这份情感过于浓厚而感到有些难以承载,表现出一种微妙的动态美。

“红袖楼头遥徙倚”则将视角转向了远处的楼阁,红袖女子在楼上远眺,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还暗示了人物的情感状态——她或许是在思念、期待或是感慨于这美好的春景。这里的“徙倚”二字,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徘徊不定的姿态,表现了她复杂的心情。

“垂杨里,阵阵纸鸢扶不起”将视线拉回地面,垂柳依依,纸鸢高飞。纸鸢在春风的吹拂下,似乎无法稳定飞行,这既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纸鸢的不稳定飞行,或许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或是对某种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之间的矛盾心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在字里行间,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春天、对于生活、对于情感的细腻捕捉与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客中春思

又听黄鸟绵蛮,目断家乡未还。

春水引将客梦,悠悠绕遍关山。

(0)

寄左偃

每病风骚路,荒凉人莫游。

惟君还似我,成癖未能休。

舍寐缘孤月,忘形为九秋。

垂名如不朽,那恨雪生头。

(0)

送王道士游东海

巨浸常牵梦,云游岂觉劳。

遥空收晚雨,虚阁看秋涛。

必若思三岛,应须钓六鳌。

如通十洲去,谁信碧天高。

(0)

王昭君

蛾眉翻自累,万里陷穷边。

滴泪胡风起,宽心汉月圆。

飞尘长翳日,白草自连天。

谁贡和亲策,千秋污简编。

(0)

赋得寒月寄齐已

松下清风吹我襟,上方钟磬夜沉沉。

已知庐岳尘埃绝,更忆寒山雪月深。

高谢万缘消祖意,朗吟千首亦师心。

岂知名出遍诸夏,石上栖禅竹影侵。

(0)

盆池

圆内陶化功,外绝众流通。

选处离松影,穿时减药丛。

别疑天在地,长对月当空。

每使登门客,烟波入梦中。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