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跋烛(bá zhú)的意思:指悼念死者时烧香、点燃蜡烛,形容对死者的深切怀念和悲痛。
白月(bái yuè)的意思:指明亮的月亮,也比喻纯洁、明亮的心灵。
冰雪(bīng xuě)的意思:形容极寒冷的天气或环境。
洞开(dòng kāi)的意思:打开,揭示真相或隐藏的事物。
氛埃(fēn āi)的意思:形容气氛或环境十分安静、静寂。
歌楼(gē lóu)的意思:指歌唱的楼台,也用来比喻繁华热闹的地方。
广文(guǎng wén)的意思:指广泛涉猎文化,博览群书的学问。
襟期(jīn qī)的意思:形容人的胸怀宽广,心胸豁达。
俊才(jùn cái)的意思:形容才智出众、聪明才华横溢的人。
明教(míng jiào)的意思:指明确的教导或指导。
前席(qián xí)的意思:指在座次上排在前面的位置,也可用来比喻地位高、地位重要的人。
盛世(shè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或社会处于繁荣昌盛的时期。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文明(wén míng)的意思:指社会文化程度高,人们言行举止有礼貌、有教养。
芸编(yún biān)的意思:形容言辞巧妙、文辞华美。
竹洞(zhú dòng)的意思:指隐居僻静的住所,比喻安静幽深的居所。
追随(zhuī suí)的意思:追随指的是跟随、追赶别人,表示紧跟在别人的后面或者追随别人的行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人雅士在清幽环境中读书、弹琴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
首句“盛世文明教俊才”,点明了时代背景与人物身份,盛世之下,文明昌盛,俊杰辈出。接着“襟期冰雪谢氛埃”一句,以冰雪比喻高洁的胸怀,表达出诗人对世俗尘埃的超脱态度。
“半窗白月芸编启,一榻松风竹洞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半开的书卷映着窗外的白月光,松风轻拂,竹洞开启,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读书环境的描写,也暗含了诗人追求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和谐。
“跋烛疑酬前席问,抱琴且为广文来”两句,通过想象与现实交织的手法,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交流的渴望与愉悦。跋烛象征深夜的长谈,前席问则暗示了对知识的渴求与对贤者的敬仰;抱琴来访,则体现了文人间以琴会友的传统,以及对艺术的共同追求。
最后,“芹边亦有追随乐,笑杀歌楼拥肉台”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之乐的欣赏,与对奢华享乐的讽刺。芹边之乐,可能是指在自然中寻得的乐趣,与歌楼拥肉台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环境、活动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他们对高洁品格和精神世界的高度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绛都春·平山老柳
平山老柳。
寄多少胜游,春愁诗瘦。
万叠翠屏,一抹江烟浑如旧。
晴空栏槛今何有。
寂寞文章身后。
唤回奇事,青油上客,放怀樽酒。
知不。
全淮万里,羽书静,草绿长亭津堠。
小队出郊,花底赓酬闲时候。
和薰筹幕垂春昼。
坐看蓉池波皱。
主宾同会风云,盛名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