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顷(bǎi qǐng)的意思:指面积很大的土地。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蛮歌(mán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高亢激昂,有力而美妙。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烧畬(shāo shē)的意思:指因为急躁和焦虑而烧毁农田。
堂名(táng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名誉。
天边(tiān biān)的意思:指远离自己所在地点的地方或事物。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一川(yī chuān)的意思:一条江河。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
自传(zì zhuàn)的意思:指自己撰写的传记,用以讲述自己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感悟。
- 注释
- 满目:放眼望去。
畬:烧荒后的田地。
险:危险。
那知:哪里知道。
此地:这里。
偏:偏远。
一川:一条河。
通稳水:水流平稳。
百顷:一百亩。
著:种植。
平田:平坦的田地。
茅屋址:茅草屋的位置。
犹在:仍然存在。
草堂:简陋的房屋。
名:名字。
自传:自然流传下来。
蛮歌:少数民族的歌曲。
晚来:傍晚时分。
起:响起。
仍觉:依然感觉。
在天边:好像在远方。
- 翻译
- 满眼望去都是烧过的田野,危险而偏远。
一条河流平稳流淌,百亩田地平整开阔。
茅草屋的基础还在,草堂的名字自然流传。
傍晚的蛮歌响起,仿佛依然在远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偏远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开篇“满目烧畬险,那知此地偏”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这片土地的崎岖与偏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一川通稳水,百顷著平田”则展示了这里虽然自然环境多变,但依然有着丰饶的农业资源。诗人通过“茅屋址犹在,草堂名自传”两句,揭示出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传承,这里的茅屋可能是古代居民的生活遗迹,而草堂则是某位贤达或文人的居所,名字被后人传颂。
最后,“蛮歌晚来起,仍觉在天边”两句,则转向了这里的民族风情。蛮歌是指南方少数民族的歌曲,这里可能是指壮族、瑶族等民族的音乐艺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聆听到远处传来的歌声,感觉那歌声似乎来自遥远的天边,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细腻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风貌,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与文化传承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其七两峰插云
四围苍翠合,锦屏敞,列层岑。
忽马耳高骞,撑天尺咫,拔地千寻。晴阴。
一开一阖,锁连环、中有暮朝云。
往返诸仙玉驭,不劳风伯清尘。妆临。镜俯湖明。
鬟竞绿,黛争青。听高壑松涛,牙连海上,相向鸣琴。
飞楹。行春桥侧,峙碑亭、南北路平分。
游客叠携阮屐,清宵分听缑笙。
塞垣春.某君不得志于时,有远引意,词以坚之。用梦窗体
如梦花风荡。寂寂送春门巷。
鸥閒水戏,龙眠秋静,天地夷旷。
看潮痕、旦暮分消长。代谢事,盈虚状。
鲁阳戈,娲皇石,古今人事无两。
休笑漆园狂,也知羡渊鱼,临濮濠上。
人海浪如山,勿轻弄双桨。笑无知鹬蚌。
方向东君,乞阴晴,已投网。
黄犬上东路,输与青山往。
摸鱼儿.从军
倚苍岩、侧身天地,茫茫知在何处。
飞书草檄邹枚尽,谁使阿瞒头愈。从军去。
凭好手、长裙裂坏还为裤。鏖糟尽吐。
尽摩垒狂呼,纵横决荡,豪气溢眉宇。
军书在,谁是巾车主簿。携儿空说如虎。
桃人茅马纷纷出,到处灵旗社鼓。君看取。
灯火夜、神祠巫觋工歌舞。关河又阻。
只寂寞长年,轻舟莫去,江上问黄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