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借(bù jiè)的意思:拒绝借出或借用
得度(de dù)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得体、合宜,不过分、不失分寸。
梵帝(fàn dì)的意思:指尊贵、高尚的君王或统治者。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国忧(guó yōu)的意思:指国家的忧虑和困扰。
苴茅(jū máo)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头发稀疏、稀疏的草木或者杂草。
空王(kōng wáng)的意思:形容没有实力、没有能力,只有虚名和威望的人。
老衲(lǎo n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和尚自称,也用于自谦或自嘲的说法。
衲僧(nà sēng)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僧人,也用来形容人过分拘谨、拘泥于一些细节,不知变通。
如意(rú yì)的意思:符合心意,符合愿望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三宿(sān xiǔ)的意思:连续三天不离开某地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四大(sì dà)的意思:四个最重要的、最有影响力的人或事物
五至(wǔ zhì)的意思:指最高的程度或最远的距离。
无蒂(wú dì)的意思:指没有根基或基础,形容事物缺乏根本或根基不稳固。
偃师(yǎn shī)的意思:指放下武器,停止战斗。也可引申为停止争斗,和解。
应缘(yìng yuán)的意思:根据缘分或机缘的安排,顺应自然而发生的事情。
住世(zhù shì)的意思:指人长时间住在一个地方,不愿意离开。
竹作(zhú zuò)的意思:指以竹子为材料制作的物品或作品。
作如是观(zuò rú shì guān)的意思:以某种态度或观点对待事物,以此为准则行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的生活与修行状态,充满了禅意和哲理。诗人通过描述这位老僧在僧侣中的地位,以及他如何遵循佛教教义进行修行,展现了佛教对个人心灵的深刻影响。
首句“老衲僧中龙”形象地将老僧比作龙,寓意他在僧侣群体中的卓越地位和影响力。接着,“得度佛三世”表明他已超越时间的限制,实现了与佛陀的三次相遇,象征着他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苴茅制不借,剖竹作如意”两句,通过制作生活用品的细节,展现了老僧简朴而专注的生活方式。这里使用了“苴茅”和“剖竹”这样的自然材料,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徵心讯空王,礼足依梵帝”则表达了老僧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佛教教义的虔诚追求。通过“讯空王”和“依梵帝”,显示出他对宇宙真理和佛教权威的尊重与依赖。
“住世无三宿,应缘有五至”揭示了老僧的生活态度,即他不为世俗所累,但又顺应因缘,积极参与世间事务。这种平衡体现了佛教中“出世与入世”的哲学思想。
“百年杞国忧,四大偃师戏”运用典故,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通过“百年”与“四大”(指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的对比,强调了物质世界的变化无常。
最后,“应作如是观,浮云本无蒂”总结了全诗的主旨,鼓励人们以超然的态度看待生命和宇宙,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如同浮云般无根无蒂,不应被外在现象所束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佛教对个人精神成长的影响,以及对宇宙万物本质的洞察,是一首富有禅意和哲理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王侍御
鸟尽弓藏良可哀,谁知归钓子陵台。
鍊多不信黄金耗,吟苦须惊白发催。
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
燕歌别后休惆怅,黍已成畦菊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