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承德(chéng dé)的意思:表示承担责任、接受任务或接受委托。
踌躇(chóu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心中有所顾虑
德云(dé yún)的意思:指道德高尚的云彩,比喻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操守。
得趣(de qù)的意思:
(1).谓合乎礼之旨意。《文选·张衡<东京赋>》:“规遵王度,动中得趣。” 薛综 注:“趣,意也……举动合礼之意也。”
(2).领会情趣。 宋 林逋 《赠胡明府》诗:“一琴牢落倚松窗,孤澹无君得趣长。”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诗话·陶杜酒诗》:“ 陶渊明 诗‘酒能消百虑’, 杜子美 云‘一酌散千忧’,皆得趣之句也。”
(3).获得乐趣。有趣味。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各摊数十文於前,斤斤较量,汗流满背,自以为得趣,旁观者殊作恶也。”赋归(fù guī)的意思:将某物归还给原主,将权力、职责等交还给原人。
归隐(guī yǐn)的意思:退隐于世,远离纷扰,回归本真。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回转(huí zhuǎn)的意思:回转指的是物体或思想在原地或原点周围旋转或改变方向。
跻攀(jī pān)的意思:指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地位。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绝顶(jué dǐng)的意思:达到极限或巅峰的状态。
枯木(kū mù)的意思:指干瘪、干枯的树木,比喻衰老或者失去生机。
栗留(lì liú)的意思:形容人勤劳节俭,不浪费财物。
麋鹿(mí lù)的意思:麋鹿是指麋鹿的形象,比喻人或事物高贵、高尚、美好。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朋俦(péng chóu)的意思:朋友、同伴
前日(qián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一天,特指前一天或前几天。
前路(qián lù)的意思:指未来的道路或前途。
千变(qiān biàn)的意思:形容变化多端,变幻莫测。
日下(rì xià)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地位或声誉下降,形容衰落或败落。
善财(shàn cái)的意思:指善于积累财富的人。
太华(tài huá)的意思:形容事物华丽、壮丽、美好。
特立(tè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思想、行为等方面与众不同,独立自主,不随大流。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溪湾(xī wān)的意思:溪湾是指山溪流入江湖时形成的弯曲地方。在引申义中,溪湾表示一个地方或环境的变化和转折。
言心(yán xīn)的意思:言辞真实,发自内心的话语。
杨岐(yáng qí)的意思:指人心思狡猾、阴险奸诈。
仰望(yǎng wàng)的意思:仰望指向上看,用来表示向上追求、崇拜或敬仰。
有何(yǒu hé)的意思:询问原因或目的。
- 鉴赏
这首《特峰歌》以元末明初诗人无愠的笔触,描绘了一座独特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山峰,其景象与意境皆充满深邃与神秘。
首句“一峰特立天地间”,直接点出主题,特立独行的山峰在广袤的天地间傲然挺立,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接下来,“仰望不及徒跻攀”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这座山峰的高度与险峻,让人望而生畏,难以攀登。
“知有何人住绝顶,菜叶流出清溪湾”两句,将视线从山峰转向山顶的环境,似乎暗示着山顶可能有人居住,而从山顶流下的菜叶,又与清溪湾形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雾捲烟舒日千变,枯木岩前路回转”描绘了山峰周围的自然景观,雾气与烟云的变化莫测,日光在枯木岩石间的流转,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多变。
“善财到此亦踌躇,何处亲承德云面”借用佛教故事中的善财童子,表达了即使智慧高深的善财童子在此也会犹豫不决,进一步强调了山峰的神秘与不可测性。
“华开华落春复秋,太华未足为朋俦”将山峰与时间的更迭相联系,指出山峰虽美,但四季更替,万物轮回,山峰并非永恒不变的朋友。这里蕴含了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思考。
“石背萝阴卧麋鹿,风前日下啼栗留”描绘了山中动物的生活状态,麋鹿在岩石背阴处休息,栗树在风中低吟,这些生动的场景增添了山林的生机与活力。
“千奇万怪状不尽,得趣忘言心自领”总结了山峰的奇特景观,赞美了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感慨与领悟,达到了“得趣忘言”的境界。
最后,“栽田博饭老杨岐,见说年来赋归隐”则以老杨岐的故事作为结尾,暗示了山峰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也是人们寻求心灵归宿的理想之地。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深刻的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