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创见(chuàng jiàn)的意思:独创的见解或新颖的观点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竿木(gān mù)的意思:指事物的本质或根本。
官仪(guān yí)的意思:指官员的仪态、举止或所持的礼仪。
汉官(hà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或官府的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官员的身份或地位。
红旗(hóng qí)的意思:红旗一般指代具有象征意义的旗帜,代表着某种政治、宗教、组织或团体的特定信念、理念或目标。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旧族(jiù zú)的意思:指旧时代的贵族阶层或旧式家族。
聚会(jù huì)的意思: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社交活动或庆祝活动。
流传(liú chuán)的意思:指信息、事物等传递、传播或传承下来。
神武(shén wǔ)的意思:形容人的武艺高强,勇猛无敌。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倚栏(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在的样子。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原旧(yuán jiù)的意思:原本的、旧时的
肇基(zhào jī)的意思:指开始建立基础,奠定基石。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汉官仪(hàn guān yí)的意思:指官吏在担任职务时必须遵守的规范和仪式。
- 鉴赏
这首诗《由上海启行至长崎(其二)》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作品,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与民族深厚情感的思考。
首联“满城旭影曜红旗,神武当年此肇基”,描绘了清晨阳光照耀下的城市,红旗飘扬,象征着历史的辉煌起点。这里“神武”二字,既指古代的英明君主,也暗含对国家强盛的向往和追溯。
颔联“竿木才平秦世乱,衣冠创见汉官仪”,运用典故,回顾了秦朝末年农民起义平定乱局的历史,以及汉朝建立时开创的礼仪制度。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从动荡到秩序的转变,以及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颈联“中原旧族流传远,四海同家聚会奇”,强调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四海之内华夏儿女共有的归属感。这里的“旧族”不仅指汉族,也泛指中华文明的各民族,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
尾联“此土此民成此国,有人尽日倚栏思”,点明了土地、人民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人们对国家未来的深思。最后一句“有人尽日倚栏思”则以个人的情感寄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深厚的情感,以及对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