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丝(bái sī)的意思:白色的丝线,比喻纯洁无暇的美好事物。
鞭笞(biān chī)的意思:指用鞭子抽打,比喻严厉批评或严酷待遇。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长短(cháng duǎn)的意思:形容事物的长短、大小、长时间和短时间的区别。
出妇(chū fù)的意思:指妇女出嫁,离开父母家庭,也用来比喻离开原居地或离开原职位。
打门(dǎ mén)的意思:指用力敲门或敲击门扉,也可引申为突然出现或突然发生某种情况。
大姑(dà gū)的意思:指嫂子,也用来形容妇女的身份。
冬寒(dōng hán)的意思:寒冷的冬天。
东家(dōng jiɑ)的意思:指招待客人的主人,也泛指提供食宿或工作的人。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烦恼(fán nǎo)的意思:指心情烦闷,苦恼困扰。
官府(guān fǔ)的意思:指官员和政府机构。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黄白(huáng bái)的意思:指金银财宝或珍贵物品。
家种(jiā zhòng)的意思:指同一个家庭或同一种族的血脉。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解官(jiě guān)的意思:解除官职,指被免去官职。
皲瘃(jūn zhú)的意思:皲瘃是指皮肤上的疙瘩、结节,也可比喻事情的麻烦或困难。
蜡黄(là huáng)的意思:形容颜色暗淡无光。
腊月(là yuè)的意思:指农历十二月,也称为腊月。它是中国农历中的最后一个月份,也是传统农耕社会的冬季。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岁末年终的气氛和情绪。
吏胥(lì xū)的意思:指小吏、官吏。
木绵(mù mián)的意思:指木头和棉花,比喻言辞空洞,没有实质内容。
南人(nán rén)的意思:指南方人,即南方的人。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手足(shǒu zú)的意思:手足指的是兄弟姐妹,也可以泛指亲属关系。
宿债(sù zhài)的意思:指积累已久的债务或旧账。
停车(tíng chē)的意思:停止行动或活动,暂时休息或等待。
无边(wú biān)的意思:没有边界,无限广阔。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小姑(xiǎo gū)的意思:指妇人的小妹妹,也比喻年幼或资历浅的人。
缫丝(sāo sī)的意思:指繁琐地做事,费时费力。
稚耋(zhì dié)的意思:形容年幼或老年人举止、言谈幼稚、不成熟。
种田(zhòng tián)的意思:指农民种植农作物的活动,也比喻自己辛勤努力地工作。
种麻(zhǒng má)的意思:指一种无本生意,投资少而回报低的行为。
- 鉴赏
这首《缫丝叹》由元末明初诗人舒頔所作,通过对东家与西家缫丝颜色的对比,描绘了蚕农们辛勤劳作的场景。诗中以“黄白丝”象征蚕丝的颜色,既表现了自然界的色彩差异,也暗喻了生活境遇的不同。通过“出蚕口”和“出妇手”的描述,强调了蚕丝从自然到人类劳动成果的转变过程。
接着,诗人以“大姑停车愁解官,小姑剥茧愁冬寒”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蚕农家庭的困境。大姑担忧官府催缴赋税,小姑则因冬季寒冷而忧虑剥茧工作。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压力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沉重影响,也体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向来苦留二月卖,去年宿债今未还”揭示了蚕农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在二月出售蚕丝,但债务却难以偿还的现实。这种经济上的挣扎,进一步凸显了社会不公和贫困的普遍性。
“手足皲瘃事亦小,官府鞭笞何日了”表达了对官府苛政的不满,指出即便是微不足道的生活艰辛,也无法逃脱官府的压迫。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整个社会制度的批判。
最后,“吏胥夜打门,稚耋生烦恼”描绘了官府衙役深夜上门催债的情景,给老幼皆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不安。这不仅增加了诗的悲剧色彩,也强化了对封建统治下民众生活苦难的揭露。
“君不见江南人家种麻胜种田,腊月忍冻衣无边,却过庐州换木绵”以江南人家种植麻布与蚕丝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劳作方式的艰辛与无奈。通过“却过庐州换木绵”,暗示了江南地区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辗转各地,寻找出路的悲惨境遇。
综上所述,《缫丝叹》不仅是一首反映元末明初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困苦的诗歌,也是对封建社会不平等、压迫现象的深刻批判。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手法,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