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并立(bìng lì)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平行、共同存在,互不干涉或相互制约。
不存(bù cún)的意思:不存在、无法实现
单传(dān chuán)的意思:指信息或传递的内容只经过一次传递,没有经过第二人转达。
放参(fàng cān)的意思:放弃参与,退出比赛或竞争。
见解(jiàn jiě)的意思:指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两仪(liǎng yí)的意思:两仪指的是天地之间的两种力量或者两种状态。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对立或者相对的两个方面。
名言(míng yán)的意思:指具有深刻道理或智慧的话语或格言。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入门(rù mén)的意思:指初学者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的阶段。
天分(tiān fèn)的意思:指人天生具备的才能或本领。
万化(w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样、丰富多变。
无适(wú shì)的意思:没有适合的,没有合适的
先儒(xiān rú)的意思:指在学问或学术方面比较早出现的人或流派。
有名(yǒu míng)的意思:有名指的是名声大,广为人知。
只此(zhī cǐ)的意思:只有这一个,仅此一次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读敬箴作》。诗中探讨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强调了圣贤之道的普遍性与内在性。诗人通过“先儒只此是单传,圣处初无别入门”两句,表达了儒家学说的传承与独特性,认为圣人的智慧并非另辟蹊径,而是基于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接着,“人与两仪三并立,天分万化一为元”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暗示了人应当顺应自然法则,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诗人以“知无适处乐何喻,到放参时妙不存”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即在达到某种至高境界时,真正的快乐与智慧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亲身体验。
最后,“勿正勿忘真见解,此翁千载有名言”两句,提醒读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应保持谦逊和专注,避免偏执和遗忘。诗人以“此翁千载有名言”总结,表明其观点虽出自古人,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值得后世深思与实践。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林希逸对儒家哲学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宇宙的和谐。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错刀
美人临晓镜,睡足含春娇。
手持白玉尺,睥睨金错刀。
欲将双綵凤,对飞宫锦袍。
谁知游冶郎,经年事游遨。
但知山上山,不说大刀头。
君看良家子,尽属六郡豪。
一朝著铠甲,万里随炊刁。
家人剪春衫,欲寄道里遥。
缄封望绝塞,蓬首时自搔。
荡子会当归,行人日儦儦。
别去隔生死,不保夕与朝。
寄言楼中妇,清泪且当收。
犹胜作征衣,远寄边城秋。
世以啄木为珍禽其声至入乐府而海南一种形小而声淫每四五月间飞鸣如蛙蝈至八九月乃已亦名啄木繁声可恶然琼人讹其声为骂秃禽殆得其实因为赋诗
南海四五月,有鸟名啄木。
飞鸣乱叶间,形眇声繁促。
枝间时瞥见,黑啄羽毛绿。
雌雄相应和,生哺依老谷。
或疑在家僧,受施不看读。
为禽不知名,但自骂秃秃。
小兵特轻趫,修竿每驰逐。
今晨耳目清,桑下闻布谷。
黄鹂两三声,睍睆出幽谷。
从今屏菑翳,绕舍植梧竹。
鸣凤傥可期,樛枝要栖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