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陲(běi chuí)的意思:指边远地区或边疆地带。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成势(chéng shì)的意思:形势逐渐形成,趋于稳定。
烽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战争中烽火四起、战争硝烟弥漫的景象。
和成(hé chéng)的意思:和谐相处,达到一致
泪眼(lèi yǎn)的意思:眼中含有泪水,表示悲伤、难过或感动。
破碎(pò suì)的意思:指被打碎、破坏,失去原有的完整和完美。
骑驰(qí chí)的意思:指骑着马飞驰,形容速度非常快。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伤悲(shāng bēi)的意思:形容非常伤心、悲痛。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天运(tiān yùn)的意思:指天意、命运或运气。
铁骑(tiě qí)的意思:指铁甲战士骑马奔驰,形容军队勇猛善战。
中土(zhōng tǔ)的意思:指中国的土地,常用于形容中国的国土或土地环境。
- 翻译
- 命运之轮转向南方,和谐的趋势已经改变。
山河感叹于破碎,连草木也感到悲伤。
铁骑疾驰穿越中原,烽火弥漫在北方边境。
忧国之臣泪眼婆娑,何惧寒风凛冽。
- 注释
- 天运:命运。
逢:遇到。
南度:转向南方。
和成:和谐的趋势。
势已移:已经改变。
山河:山河大地。
怜:怜悯。
破碎:支离破碎。
草木:草木植物。
伤悲:感到悲伤。
铁骑:骑兵。
驰:疾驰。
中土:中原地区。
烽尘:烽火尘埃。
隘:阻塞。
北陲:北方边境。
哀臣:忧国之臣。
双泪眼:泪眼婆娑。
岂:哪里。
畏:畏惧。
朔风:北方寒风。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太息》,作者是宋代诗人高选。诗中表达了对时局动荡的深深忧虑。首句“天运逢南度,和成势已移”暗示了国家命运的转变,可能是指战乱或政权更迭。接下来的“山河怜破碎,草木亦伤悲”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山河的残破景象和草木的哀鸣,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铁骑驰中土,烽尘隘北陲”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铁骑横行,烽烟四起,边境地区尤其紧张。最后两句“哀臣双泪眼,岂畏朔风吹”以个人的眼泪表达了对国家的深切哀痛,即使面对严寒的北风,也毫不畏惧,显示出诗人的忠诚与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和平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