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纲常(gāng cháng)的意思:纲常指的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它是指社会秩序和人们行为准则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平原(píng yuán)的意思:指平坦的土地,也用来比喻没有阻碍和困难的环境或状态。
爽气(shuǎng qì)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无私(wú sī)的意思:指不计较个人得失,毫无私心私利。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有赖(yǒu lài)的意思:指依靠、依赖。
有道(yǒu dào)的意思:有正确的道理或方法。
百世师(bǎi shì shī)的意思:指一位杰出的人物或者伟大的先辈,可以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符锡所作的《书浩然碑有感》。诗中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道德纲常和天地公正的深刻思考。
首句“古人今不见”,点明了对已逝先贤的追思,感叹时间的无情流逝,使得那些伟大的人物无法再为后人所见。接着,“安遣泪双垂”一句,诗人以自己的泪水表达对古代贤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光易逝、英雄不再的感慨。
“早愧平原笔,缘书有道碑。”这里提到平原笔,可能是指古代文人常用的毛笔,此处借指书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像古代贤者那样留下传世之作的自责与遗憾。而“缘书有道碑”则暗示了古代贤者的作品或事迹被后人铭记,留下了不朽的印记。
“纲常元有赖,天地本无私。”这两句是对道德纲常和自然法则的颂扬,认为它们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运作的基础,体现了诗人对道德准则和宇宙真理的信仰。
最后,“爽气西山在,终然百世师。”诗人以西山的清爽之气象征着古代贤者的高尚品德,即使在遥远的未来,他们仍能作为后人的榜样和导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抒发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与敬仰,以及对道德与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道德和宇宙真理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