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城西废寺》
《城西废寺》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阒寂重门闭网丝,我来叉手步逶迟

廊眉烟锉茶初熟,檐角风幡柳共吹。

苜蓿场荒僧舞槊,桫椤堂古客扪碑。

谁从佛阁敲疏磬,冷照沈沈鸽影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幡(fēng fān)的意思:风吹动的旗帜,比喻人或事物随风摇摆不定。

佛阁(fó gé)的意思:指寺庙或寺院。

苜蓿(mù xu)的意思:指事物顺利发展,充满希望。

阒寂(qù jì)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冷落荒凉。

沈沈(shěn shěn)的意思:形容非常沉重或深沉。

桫椤(suō luó)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刚直坚定,不阿谀奉承。

逶迟(wēi chí)的意思:指行走的姿态悠闲而缓慢,形容行动迟缓,没有紧迫感。

重门(zhòng mén)的意思:指重要的门户,比喻重要的地方或重要的人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城西废弃寺庙的静谧景象。首句“阒寂重门闭网丝”写出了寺庙大门紧闭,四周寂静无声,只有蜘蛛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诗人步入其中,“我来叉手步逶迟”,表现出他对这荒凉之地的深深感慨和探寻之意。

“廊眉烟锉茶初熟”暗示寺庙内仍有僧人生活,虽然简朴,但茶香袅袅,透出一丝生机。檐角的风幡随风飘动,与柳树一同摇曳,增添了寺庙的孤寂氛围。“苜蓿场荒僧舞槊”描绘了僧人在空旷的场地练习武艺,显示出昔日的热闹与如今的荒凉对比。

“桫椤堂古客扪碑”则转而写到古老的堂屋和来访者触摸古碑的动作,透露出历史的痕迹和岁月的沧桑。最后一句“谁从佛阁敲疏磬,冷照沈沈鸽影移”,以深夜里稀疏的磬声和鸽子的影子在月光下移动,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宁静的夜色,进一步强化了寺庙的荒凉感。

整体来看,姚燮的《城西废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废寺的衰败、僧人的生活以及历史的沉淀都融入其中,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送白相公

飞龙在天,云雨阗阗。贤相秉钧,伦方序圆。

时哉时哉,君其勉焉。

(0)

答许右史·其一

黄须芃芃田舍翁,倾身坐向钱孔中。

长颊便便美少年,行步顾影私自怜。

谁知腐鼠能为祟,纵是神仙有播迁。

使君似识浮云意,蹉跎实为功名利。

已拚酒隐富贵世,潦倒佯狂百无忌。

浊醪恰供十日饮,酣法须与当时异。

五斗乍可调燥吻,飞觞二子雄相视。

醉杀不作傲杯人,迩来那得独醒事。

魏文大白满如月,曾托属车称国器。

若言此物非其任,尔家破瓢亦应弃。

(0)

题宋知州瞻彼南山图诗

北方之山恒山尊,上出河汉凌星辰。

常时出云作霖雨,滋育万物乘阳春。

东风浩荡清川泻,川上人家住潇洒。

内黄旧是故殷城,临水观山足公暇。

此邦名与山齐高,古来为政多贤劳。

高山景仰攀逸驾,母负青年志气豪。

(0)

商调.梧叶儿.嘲谎人

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

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舟。

瓮来大肉馒头,俺家茄子大如斗。

(0)

三高亭

雪滩祠三高,高字累三子。

故夫三子者,凛凛元不死。

西风动归思,不与歌散殊。

用则谋人国,不用沦江湖。

名节照勋庸,人与秋容洁。

浩然天地中,朣朣湛华月。

(0)

风落

风落摇窗牖,烟垂暗屋檐。

漫空时衮衮,洒迥复纤纤。

著柳真堪折,迷花自可粘。

春前一尺雪,农事不须占。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