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财志损贤,多财过益愚。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东都(dōng dōu)的意思:东都是指古代中国的首都,也可指现代中国的北京。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繁华昌盛,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二疏(èr shū)的意思: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不亲近。
肥遁(féi dùn)的意思:指胖得无法行动或逃避现实的人。
高咏(gāo yǒng)的意思:指能够用优美的词句来赞美、歌颂某人或某事物。
高尚(gāo shàng)的意思:高尚指的是人的品德、道德或行为非常崇高、纯粹、正直,不卑不亢,不为小利所动,具有高度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公徒(gōng tú)的意思:指公共事务的仆人,也比喻为公职人员。
公卿(gōng qīng)的意思:指官员,特指高级官员。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后悔(hòu huǐ)的意思:对过去的行为或决定感到懊悔、遗憾。
宦成(huàn chéng)的意思:指官员达到官职的目标,实现官场上的成功。
欢娱(huān yú)的意思:欢乐和快乐。
挥霍(huī huò)的意思:指浪费财物或时间,不加节制地花费或使用。
见几(jiàn jǐ)的意思:看到多少就有多少,形容事物的数量与所见相符。
嗟吁(jiē yù)的意思:表示叹息、感叹、慨叹的意思。
论语(lún yǔ)的意思:《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在这里,成语“论语”代表了儒家思想和道德观念的集大成之作。
穆生(mù shēng)的意思:指人品高尚、品行端正,不易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疏傅(shū fù)的意思:疏远亲戚朋友。
通论(tōng lùn)的意思:通论指的是广泛交流讨论的意思,也可以表示通达各种学说和理论。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寻欢(xún huān)的意思:追求快乐、寻找愉悦的心情或事物
遥遥(yáo yáo)的意思:非常远。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卓识(zhuó shí)的意思:卓越的才智和见识。
祖帐(zǔ zhàng)的意思:指祖先留下的家业、遗产或家族的传统。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拟古诗三十首》中的第十二首,名为“张景阳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展现了对古代贤士人格的赞美与对官场世态的深刻洞察。
首句“易称见几行,宁以终日需”,引用《易经》中的思想,强调了预见事物发展趋势的重要性,不应因一时的安逸而忽视长远的规划。接着,“醴忘穆生去,申公徒嗟吁”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穆生和申公的故事,表达了对贤者离世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才流失对社会的损失。
“遥遥千载下,此风一何孤”则感叹于这种高尚品德在时间长河中的稀少与孤独,凸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接下来,“惟有二疏傅,高尚能继诸”赞扬了汉代隐士疏广、疏受父子,他们坚守高洁,不为名利所动,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
“十二通论语,吾职不为辜”表明诗人自己对儒家经典《论语》的深入研究和理解,认为这是他作为官员的责任所在,没有辜负自己的职责。紧接着,“宦成而不去,后悔将何如”则是对那些贪恋权位、不愿辞官归隐者的讽刺,表达了对及时退隐、享受天伦之乐的肯定。
“公卿饯之行,祖帐临东都”描绘了为官员送行的场景,体现了对离职官员的尊重与不舍。“高咏蟋蟀篇,挥霍寻欢娱”则通过吟唱《蟋蟀》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最后,“多财志损贤,多财过益愚”揭示了财富对人的负面影响,告诫人们不应被物质所累,而应保持内心的清明与高尚。“不独肥遁嘉,卓识堪为模”则总结全诗,强调了高尚人格与卓越见识的价值,鼓励人们追求真善美,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
整首诗语言典雅,情感深沉,既有对古代贤士的颂扬,也有对现实官场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村居夏日
官府不著名,散迹村落深。
白云自朝暮,青山无古今。
爱此夏日永,门巷多繁阴。
呼儿具绳床,不履亦不簪。
殷勤好风来,为我消烦襟。
一饱万事了,何用腰黄金。
羁勒困名马,网罗多珍禽。
何如山鹿痴,呦呦恋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