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命惜求死,煞他不记活。
各愿寻其本,努力弃劫末。
布施(bù shī)的意思:指慷慨解囊,乐于施舍财物。
不免(bù miǎn)的意思:难免、不可避免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得脱(de tuō)的意思:摆脱困境或束缚
地狱(dì yù)的意思:地狱是指佛教和道教中的一种概念,意指罪恶的人在死后所要受到的惩罚和痛苦。引申为极度痛苦的境地或环境。
回心(huí xīn)的意思:改变立场或态度,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寄语(jì yǔ)的意思:寄语指的是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的祝福、忠告或叮嘱。
饥渴(jī kě)的意思:形容渴望、迫切希望得到某种东西。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解脱(jiě tuō)的意思:摆脱困扰或束缚,获得自由或解脱。
劫夺(jié duó)的意思:指用武力或欺骗手段夺取他人的财物或权利。
救饥(jiù jī)的意思:解救人们的饥饿。
可可(kě kě)的意思:指能够被接受、容忍或承受的程度。
礼佛(lǐ fó)的意思:指对佛教像或佛的形象表示尊敬或敬仰。
努力(nǔ lì)的意思:用心力去做某事,不懈地付出努力。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三涂(sān tú)的意思:指一种三次涂抹的技法,比喻重复多次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审思(shěn sī)的意思:审思意为仔细思考、深入思索。
声名(shē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声誉。
生一(shēng yī)的意思:指生命的开始或者创造的起点。
生天(shēng tiān)的意思:指人的力量非常大,能够造成巨大的破坏或影响。
世里(shì lǐ)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情冷暖、善恶美丑等各种事物。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思量(sī liàng)的意思:思考、考虑、斟酌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一往(yī wǎng)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志坚定,一心向前,毫不动摇。
一世(yī shì)的意思:一辈子;一生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终归(zhōng guī)的意思:最终、归根到底
自命(zì mìng)的意思:自己给自己以某种身份或称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的《回波乐》之二十五。诗中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语言,探讨了人生的真谛与道德伦理的问题。
首先,诗人提出“人生一世里,能得几时活?”这一疑问,直指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引人深思。接着,通过“回己审思量,何忍相劫夺”表达了对自私行为的谴责,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诗人进一步阐述了生命的价值在于珍惜当下,而非追求虚名或物质享受,“自命惜求死,煞他不记活。布施觅声名,不肯救饥渴”。
随后,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人们在追求死后幸福(如“口道愿生天”)的同时,却忽视了眼前的实际需求(“不免地狱撮”),以及无论信仰多么虔诚(“礼佛至顶尽”),最终仍逃不过命运的残酷(“终归被怆割。一往陷三涂,穷劫不得脱”)。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深刻洞察。
最后,诗人向世人发出呼吁:“寄语世间人,可可浪誇阔。各愿寻其本,努力弃劫末。”鼓励人们回归本心,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真正的自由与解脱。“回心一念顷,万事即解脱”,表达了通过内心的转变,可以超越一切烦恼与束缚,达到心灵的解放。
整首诗以深沉的思考和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生命的意义、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类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