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终(bù zhōng)的意思:不中断、不停止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多言(duō yán)的意思:多说话或多发表意见
诟骂(gòu mà)的意思:指公开批评、指责他人的言辞。
祸福(huò fú)的意思:祸福指的是人生中的好坏遭遇,有时候祸福并存,意味着好事和坏事常常一起发生。
艰难(jiān nán)的意思:形容事情困难,不容易完成。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枯叶(kū yè)的意思:指事物枯萎、失去活力或废弃无用的状态。
末年(mò nián)的意思:指生命的最后阶段或最后一段时光。
蓬蓬(péng péng)的意思:形容杂乱、凌乱的样子。
强颜(qiǎng yán)的意思:勉强维持笑容或表面镇定,内心却感到不自在或尴尬。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师法(shī fǎ)的意思:学习模仿前辈或大师的学问、技艺或思想。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他人(tā rén)的意思:指别人、其他人。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僮客(tóng kè)的意思:指受雇于他人,为他人服务的年轻人。
同行(tóng háng)的意思:指同行业的人,同一行业的从业者。
无过(wú guò)的意思:没有过错,没有过失
相师(xiāng shī)的意思:指懂得相术的人,也可以泛指懂得预测未来或者看透他人心思的人。
行复(xíng fù)的意思:指行为得到了回报或者得到了应有的反馈。
噎郁(yē yù)的意思:指因愤怒、气愤等情绪而喉咙发紧,说话不畅。
野庙(yě miào)的意思:指没有人管理或照料的庙宇,比喻荒废或被遗忘的地方。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 鉴赏
这首诗《乞士歌》由宋代诗人吕南公创作,深刻揭示了社会中贫富悬殊、乞讨现象的悲哀与无奈。
诗开篇即以“天下大辱无过乞”点明主题,将乞讨视为一种耻辱,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接着,“忍能饿死不终日”一句,强调了乞讨者的坚韧与尊严,他们宁愿忍受饥饿,也不愿轻易接受施舍,体现了他们的自尊与坚持。
“空瓢曲杖行复嗟,高楹厚壁他人家”描绘了乞讨者的生活状态,他们手持空瓢和弯曲的拐杖,四处流浪,叹息着自己无法拥有温暖的居所,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人拥有舒适的生活环境。这种对比鲜明的描述,进一步凸显了社会阶层的差距。
“风蓬蓬,雨锸锸,夜投野庙眠枯叶”则通过自然界的风雨,以及乞讨者夜晚投宿于荒废庙宇的情景,展现了乞讨者生活的艰辛与困苦。他们不仅要面对恶劣的天气,还要在无人问津的角落寻找栖身之所,甚至只能睡在枯叶之上,生活条件极其恶劣。
“世上艰难有此时,强颜岂是相师法”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批判,指出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时刻,乞讨者也保持着尊严,拒绝屈服,这并非应该效仿的行为,而是对社会不公的无声抗议。
最后,“从来诟骂多言乞,僮客受之犹噎郁。今日同行富者孙,末年祸福谁能必”总结了社会对乞讨者的态度,无论是被诟骂还是受到同情,都难以改变他们的处境。同时,诗人也暗示了命运的不确定性,即便是富有的后代,未来也可能面临未知的变故。
整首诗通过对乞讨者生活境遇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注与同情,同时也对社会不公提出了质疑与批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筑城谣
朝筑城,暮筑城,筑城欲高高辄崩。
江南五月盛霖雨,随崩随筑人人苦。
大家筑城多卖田,小家卖产来助钱。
朝筑一寸暮一尺,尽是齐民膏血积。
争道城高可防贼,民力已穷何所益。
君不见陛下盛德犹如天,四海一家千万年。
金汤之固非所恃,何乃坐令民力敝。